本人有幸参加了2010年10月的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且以不错的成绩顺利通过。四科考试成绩如下:《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86分,《物业管理实务》71分,《物业管理综合能力》66分,《物业经营管理》69分。其实参加考试真正准备的时间前后不足两个月,之所
全国物业管理师考试在2010年首次开考,作为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考试,虽然通过率比其它的资格考试高很多,但参加考试的人员多数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日常事务繁杂等原因仍严重制约着通过率。在去年的复习应考中,我没有报名参加培训班,通过自己刻苦的复习
2010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并侥幸一次性通过。回首这次考试的过程可谓有起有落,有坎有坷。在这里浅谈考试心得,希望对参考的同行们有所启发与帮助。去年得知考试恢复,心里既高兴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过关,带着这样的心情开始了复习备考之
我于今年5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师资格证书》,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去年伏案学习、紧张迎考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看着证书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枚鲜红的印章,想到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自己着实为之兴奋。我也将其视
转眼间2011年的全国物业管理师考试报名开始了,回想去年紧张的备考经历,真是一段不轻松的日子。我不是智力超群的人,实话实说,这次考试还是花了挺多的时间来复习,能够通过考试,自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经历了这次考试,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心得,总结一下,希望能
管理专家的践行之路1986年,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湖物业”)在上海起步,作为没有任何开发商背景、最早走出上海走向全国的物业服务企业之一,25年后,凭借“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质量金奖”、编撰出版上海市地方标准《办公楼物业管理规范》、
随着2.0时代的悄然而至,社会生活以及老百姓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从围观的看客,到切身的参与者;从对价格的敏感,到对价值的关注
关于物业服务中的人性化管理,想信更多的物业同仁们都有着自己较深刻的认知,这里我想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对这一点浅显的剖析,以试图从中探寻出这一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意义。唯愿各位能从中悟出一些有关这一论题的现实道理,透过其现象看本质,总结一点经验并提炼
鉴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的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的管理已成为所有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做呢?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
物业前期介入,能及时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设计细节,协助开发商不断改进,提高工程质量。如此一来,可以未雨绸缪,避免后续管理中原本属于开发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后期物业管理无能为力保证房屋使用功能的情况发生。
我国《物业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物业服务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由物业服务合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开始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物业服务合同的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开始引起业内同仁的关注。
网购商品或邮件被快递公司送上门时,不巧收件人外出、没法签收,找物业帮忙代收,可行吗?随着网上购物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这一话题成为业主谈论的热门,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市区很多物业公司还不能提供此项服务,但也有物业公司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
1997年10月27日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为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供了行政法律依据。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这虽然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章可循,但却停留在行政管理角度
在这种背景下,总结并借鉴了高星级品牌酒店服务经验,结合高端物业的特点,一种亲情管家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服务模式有一套适合高端物业运作的服务理念、服务实施系统和运作模式,专门为高端物业项目提供对口的服务,并在对口服务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品牌运作,这一切必将为
只有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法院的法官、媒体工作者、物业公司的领导、业主自己和律师都能走出以上误区,才能理顺业主缴纳物业服务费的法律关系。
近年来,物业服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根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出现情况总结了几类出现频率较高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方法进行了概括,在此与业界同行分享,希望能对贵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起到有益的积极作用。风险之一:管
——谈明华物业的成功和辉煌 一、明华物业的基本情况 上海明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明华物业)成立于1992年8月,隶属于东亚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亚公司)。目前管理物业项目37个,总面积954万平方米,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19亿元,主
7月6日,由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主办,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物业管理协会承办的华北片区物业管理工作座谈暨培训会在天津召开。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副巡视员王玉平,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吴延龙、副局长王,北京市住房和城乡
蔡全胜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以及社会对物业管理需求的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多元经营越来越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元化经营是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就目前物业管理的经营模式来看,整个行业的收费大多采取政府直接定
港联在思考的过程中,开拓出创新思维与延伸服务的模式,使港联从单一的物业管理业务向综合方向迈进。港联一直致力于开拓一种创新的模式与渠道,这将有别于传统物业管理公司的常规模式。一项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