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后,有关业主自管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有人甚至预言,业主自管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成为社区管理的又一新模式。但更多的人认为,业主实现全面自管的理想犹如那空中飘浮着的美丽肥皂泡,稍纵即逝。业主自管在国内到底可不可行?它又
约访对象黎永昌熊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信兴广场地王商业中心管理处总物业经理,熊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地王大厦是一座集商业大楼、酒店式商务公寓、购物中心、高级会所和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性超高层、智能化综合物业。大厦地上使用层共69层,加上避难层、设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但是,只有一个业主的,或者业主人数较少且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决定
业主审计物业公司,这是法规赋予业主的权利。建设部2003年11月13日公布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物业服务收费采取酬金制方式,物业管理企业或者业主大会可以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聘请专业机构对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和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
随着《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小区业主维权意识的加强,业委会越来越多地被推到了小区维权的第一线,小区业委会成为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对话的全权代表。可是,原本在业主维权大军中打头阵的业委会却渐渐滋生出一些“细菌”,损害着业主们的利益,而有的业委会成
写字楼物业是商业物业的重要部分。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写字楼物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对写字楼实施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客户需求不断升级,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物业管理公司财产、人身
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概念在1994年由深圳首次提出,并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开始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归属作出界定。在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的第165号令中,更是对专项维修
“你维权了吗”,曾几何时,维权一词是各住宅小区内业主之间交流频率最高的词汇。然而,从业主维权意识的萌发,到付诸实践的维权行为,再到群体过激型维权运动,过程中甚至衍变出了假维权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的极端案例。如今,当我们再次看到维权事件见诸报端之时,事
背景介绍:2003年底,在北京银枫家园物业公司被迫撤离、管委会被“民选”下台之际,研究文明学的学者北野被选举为新的业委会主任,他开始实践着自己的《中国文明论》,用自己擅长的“理论手术刀”解剖社区的种种问题。通过“顺风车站”、“邻居节”、“老年俱乐部”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
去年以来,业内谈论较多的是成本上涨对行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以“物业公司收缩调查——上海知名物业公司纷纷弃盘”为题,对上海陆家嘴等一级物业企业从多个在管住宅小区撤出作了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和行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一切正确的市场策略,都来自于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具体的市场必然具有具体的特征,时间、空间和市场社会背景,都在塑造着具体市场的个性。物业管理市场概念太过宽泛,我们把目光通过透镜,专注于中国大陆近年来物业管理市场的特征,审视物业管理企业在如此语境中的困惑及
过去30年,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着非客观的认知,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低成本+高品质”这种畸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评定标准,不仅限制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更导致了行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困苦境地。
物业服务成本的年年高涨是当下物业管理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对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高涨成本的压迫下,行业内一些不满的情绪在扩散,悲观的论调在放大。难道服务成本的上涨对行业来说真的是“洪水猛兽”,行业在劫难逃,甚至有灭顶之灾?
2006年,在应邀参加了北京华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物业)十周年庆典活动时,和赵文发总经理有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看到由他 在1996年退休后设法筹集资金注册成立的没有任何背景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经历了艰难起步、巩固提高、规模经营的发展后,呈现了不可阻挡的崛起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业主要求 的不断提升,专业分工的逐渐细化,物业管理对企业品牌的需求以及企业对自身品牌的追求都使得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尤其注重把握 精细化的度——数字的度、效率的度、执行的度,但要真正做到可操作
在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排名榜上,我们又看到了那块业界耳熟能详的品牌——万科物业,以239个全 委在管项目、5213万平方米管理规模、36个国家示范项目、13.14亿元总资产、15.34亿元年经营总收入、1.32亿元年利润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