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访谈 > 正文

谢家瑾:物业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2】

2010-05-23 04:59 来源:iwuye.com 阅读:人评论

A-A+

物业管理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及协助政府开展安全防范职能的发挥,在减少刑事发案率,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燃气泄漏、爆炸等恶性事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2008年春节前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降临之际,物业服务企业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秩序维护,公共设施和设备的抢修,保障了业主正常生活。北京奥运会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大量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为奥运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了贡献。在去年新疆“7.5暴力事件”中,身处事发中心的各物业服务企业挺身而出,以秩序维护员为主组建起了小区防暴队,站在抗暴第一线,为维护业主正常生活、新疆稳定和社会安宁做出了贡献。

物业管理行业2009年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中的作为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严峻经济形势,2009年初召开的“两会”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年来,行业上下积极响应“两会”号召,广泛开展“三保一促”活动,各地物业管理协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纷纷以实际行动为国分忧,彰显了物业管理行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困境中爆发出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坚守住在管项目。一些企业面对经济不景气而出现的写字楼和厂房大面积退租和物业服务收费难的困境,通过代业主制定合理的物业租赁策略,采取灵活的收费办法和加强与业主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客户,使所管物业的出租率与收费率逐步回升,大多经受住了严峻形势的考验,有的还逆势而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一些企业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对于问题较多、原本难以为继的在管项目没有选择退出,而是从为居民生活着想,为政府排忧解难的“保民生”角度出发采取坚守。通过节能降耗、合理调整岗位人员配备、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尽量降低项目运作成本,并通过开展多种经营以弥补管理经费不足,使在管项目得以平稳发展。

(二)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广大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从扩大物业服务消费的高度出发,抓住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以及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推行物业管理的契机,大力拓展物业管理覆盖面。通过物业服务的“扩面提质”以及向物业服务上下游的延伸服务,带动居民消费支出的加大,在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行业自身产值和效益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面对外贸出口锐减,加工业等行业大幅度裁员的严峻就业形势,不少城市的物业管理协会组织举办了物业管理用工专场招聘会,积极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并为下岗人员和被辞退的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凸显了物业管理行业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在关键时刻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物业服务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在维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不裁员、不降薪,有的企业还适时适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稳定从业人员队伍,保障了各项物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促进社区和谐与稳定。各地物业管理协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开展“诚信入户、和谐物管” 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物业管理区域活跃和谐的氛围。一些企业对业主迫切需要解决的遗留问题,通过制定方案并筹措资金下功夫加以解决,以各种形式给业主及时、周到的人文关怀,在促进社区和谐的同时提升了物业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和业主的满意度。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