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论“和合”精神的当代价值

2008-12-01 14:46 来源:马海丽 人评论

A-A+

“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际关系中的“仁”爱思想和对个人修养的注重,为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一、“和合”精神的渊源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上顺天时,下应地利,中佑人和才能五谷丰登;人与人之间只有结成一定规模的群体,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收成。对这种农业生产复杂关系的抽象认识,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和合”精神。“和合”精神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多元存在、多种要素的相互关联和作用中形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也就是说它在承认事物差异性的同时, 比如阴与阳、天与人等,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一体、天人合一等。[1] “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结合。[2]“和合”作为一种思想,在《周易》一书中就有突出体现,《易经》云:“保合太和,乃利贞”,此为“和合”精神的概括表达,意思就是,保持和谐、协作的状态,事物发展方能顺利、通达。到了春秋时期,《国语》、《管子》等书中就已将和、合两字连用而提出“和合”思想。《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3]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才使百姓能够安身立命。《国语•郑语》接着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论和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管子》也对“和合”这一范畴加以阐明:“畜之以道,养之以得。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修也。”它把“和合”作为百姓道德的集中体现,认为百姓做到“和合”就能表现出“莫能伤”的强大力量。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但“和合”思想却成为各派的共识。孔子以“和”作为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他主张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他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之所以能化生万物,是因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 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荀子认为不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而且“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诡而有所至矣”。即认为万物化生、事物运动变化、天下的治理都是和合的结果,而且“和合”对人的精神情感亦有作用。“和合”精神数千年来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骨髓之中。在民间,经过长期演变,“和合”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出现寒山、拾得“和合二仙”。而作为一种理念,“和合”精神则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中国人为人、处世和治国之道。

二、“和合”精神的具体内容

“和合”精神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纵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归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和合”思想,概括地讲,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和合”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通相连,不可分割,并且认为宇宙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又可以细分为:天人一性,即认为自然和人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为天性。于是有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其性也知天矣”。天人一德,认为人的最高品德为天德。孔子云“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人一类,主张人与外部自然界有相同的功能、结构和特点。所谓天有喜怒哀乐之气,人有喜怒哀乐之情。天人一道,即天、地、人遵循着一样的规律。“道本无天人之分,在天为天道,在地为地道,在人为人道。”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在《周易》中就得到体现。《周易》对于自然、社会、人类作出概括性的整体说明,它认为自然本身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就是人类生存所应遵循的规范,天与人是相通的,例如:“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周易》肯定了人与自然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在本质上也是统一的。从“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知,人是自然的产物, 同时,作为自然产物的人是依靠自然而生存的。进一步说,人类不但从自然中得到供养,他的一切活动都能够同自然达到最高的统一。道家、儒家在“天人合一”思想上殊途同归。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总之,天人合一讲究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

(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和仁爱精神是“和合”精神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就是宽容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内在地包含了“和合”的内涵和理念。同时“和合”精神强调仁爱。孔子云“ 仁者爱人”。何为“仁”?《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之爱人,仁也。”也就是说对自己亲人爱到极点,那也只能叫“爱”;而从爱自己的父亲,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既要“推己及人”,又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是“仁”。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人人平等,无尊贱之分,如果每个人平等而无差别地去爱别人,为他人着想,施惠于人,那么人人都可以得到全天下人的爱,“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天下之人从兼爱之义出发,以相利之心为之,那么天下就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安康世界,就是一个强弱互助、贫富共享,德者乐教的理想世界。宽容和爱是“和合”的核心精神。人类只有把一切关系都建立在“爱”的根基上,才能化解冲突,不断发展。

(三)人的身心关系方面

《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这就是说,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 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反之,如果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个根本混乱了,治理好“家”、“国”、“天下”就根本无从谈起。儒家把社会和谐的理想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修养。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等等不是人应追求的最终目标,而道德学问才是人所应追求的也是只有追求才能得来的。诚如孔子所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知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

三、“和合”精神的当代价值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既是中国人类取得辉煌成绩的世纪,也是满目矛盾斗争的世纪。在经济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身心等方面却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表现为“信仰危机”、“环境污染”、“金钱拜物教盛行”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让我们看看传统的“和合”精神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思路。

(一)人与自然关系方面

以“勘天役物”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在20世纪大行其道。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带来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与物质财富增长相伴而生的、已严重威胁人类自身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危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积极地探索自然,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20世纪以来,由于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对地球各种资源的使用已经达到了饱和程度,对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已经超过了其再生速度。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森林减少、土壤沙化、海洋资源退化等等。人们尝到了不善待自然的恶果:从非典型肺炎到禽流感,从印度尼西亚海啸到美国的飓风,无不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脆弱。针对这一问题,“和合”精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天人合一”作为“和合”精神的重要内涵,强调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天人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前提。

(二)人与人关系方面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在市场上独立的地位,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了以自我为圆心,以利益为半径的格局。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过分注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关系紧张、心灵孤寂。在日常社会中人们之间互不了解甚至仇恨,坑蒙拐骗、仗势欺人等现象不胜枚举。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和谐相处的追求,这样下去的必然结果只能是人类社会的瓦解。中国的“和合精神”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独特的价值。“和合”精神讲究“仁”,要求“人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究宽容,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即在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前提下,追求共同发展,这对实现从零和到双赢思维之间的转换提供了思路。

(三)人的身心关系方面

现代社会,物质财富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跟着同步增长,甚至还出现下滑的现象。人们对感官享受无止境的追求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身心失调、人格分裂以及由于心理不平衡引起的精神失常、自杀和杀人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和合”精神里注重对道德学问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并把个人修养和江山社稷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观念,无疑对于医治现代人对个人欲望无止境的追求和责任感、道德感的沦丧提供了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11.

[2]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21世纪[J].学习与探索,1998,2.

[3](春秋)左丘明著.焦杰校点 国语[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8年第07期)

公地APP已正式上线!可在线阅读《现代物业》最新杂志,同时使用在线知识社区、参与沙龙研讨、自助知识学习……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及腾讯应用宝均可下载体验。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下载公地APP。】

论“和合”精神的当代价值

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下载:http://dwz.cn/662k51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现代物业杂志

《现代物业》杂志是全球物业管理、设施管理中文独立传媒,中国物业管理、设施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