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程同顺: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

2012-03-16 08:30 来源:程同顺 人评论

A-A+

当前,中国已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但在这个全新阶段社会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各级党和政府的难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前社会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以及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和有效进行社会管理呢?

社会管理问题增多是我国特殊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

当前中国社会管理问题增多并不是发展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的社会转型期,现在我们就处于这个快速社会转型期的中间阶段和关键时期。

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转型期除了具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和冲突加剧,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升级换代加快,社会价值观混乱和缺失等一系列相伴而生的其他特征。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还同时遭遇了信息化的冲击,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走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为社会转型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另外,日益复杂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国的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鉴于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境,它们必然在国际贸易上处心积虑地为中国设置障碍,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生产和就业;而西方国家由于政治上的偏见和野心,也必然不断对中国政治问题指手画脚、制造事端,利用网络、宗教和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利用突发性的国际事件煽风点火、祸水东引等。这无疑为中国的社会管理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

总之,当前中国社会管理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中国在快速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属于特殊发展时期的正常现象,而且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仍然存在大量的社会管理问题。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思维

有效进行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的目标与职责,那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也就自然地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工作内容。各级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至少要具备以下战略思维和意识:

第一,要确立应对社会管理问题的不确定性思维。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因此社会管理问题增多就成了这个特殊时期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管理问题的发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社会管理问题是有规律的,是常规性的,还有一些则是突发性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有些社会管理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有些则没有任何原因和征兆,难以预测。人类社会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切皆有可能”,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不确定性发生的概率就更高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树立不确定性思维,既要认识到有些事情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又要认识到有些事情可能会在预测和预防之外发生。因此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要多做各种可能预案,防患于未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有心理准备,做到从容应对。

第二,对社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类,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的社会管理问题进行分类,建立科学分类机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分类,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案。如根据社会管理内容的特点,可以将社会管理划分为:民生型、冲突型、安全型和政治型等几类。根据社会管理问题发生的频度,可以把社会管理问题划分为:日常性社会管理问题、周期性社会管理问题和偶发性社会管理问题。如各种民生问题主要属于日常性社会管理问题,要采取治本之策,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做起;如农村村级两委换届主要属于周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应该在换届选举前摸清状况、逐村排查,对于问题村提前做好各方工作和应急预案,将换届产生的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对于突发性社会管理问题,要从性质和特点上区分生产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冲突事件等,进行更细的分类研究,确立不同的处理机制。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要从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入手。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全稳定,社会和谐有序、公平公正,凡是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合理举措都可以考虑,凡是无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举措无论多新也没有任何意义。社会管理的内容包罗万象,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问题,各个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可取的做法是,分析判断哪些是本地区最突出、最集中的社会管理难题,哪些是本地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社会管理难题,在作全面统筹、总体部署的同时,优先考虑解决本地区的突出问题。

第四,要注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当前我国人民的需求层次已经从生存型需求转变为发展型需求,而当前发展型需求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加大投入,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质量;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障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从源头上杜绝不和谐现象发生的根源。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尊重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适当让利于民。

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

创新社会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应该全面部署、系统推进,但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的社会管理创新至少应该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第一,尽快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改变居民收入和劳动力报酬过低的状况。在当前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没有保持同步,反而有所下降,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要表现。根据统计,在我国企业中,工资仅占企业经营成本的10%,而在发达国家中工资占企业经营成本的比例是50%。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民群众工资水平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住房价格却一路狂飚,使很多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挣扎的困境。因此,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分配关系,确保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到“十二五”末期使劳动者报酬占到GDP的50%左右,应该是一个惠及万民的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而当前中国各个大中城市的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供不应求并且纠纷冲突频发的现象。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今后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行业,从税收政策、教育培训等方面鼓励、支持和指导此类企业的发展,提高、规范服务意识和标准,加强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和扩大就业,增进人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此类服务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良好的物业和家政服务也能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减少物业管理方面冲突和纠纷,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第三,引导和实施“社区支持农业”计划(CSA)。所谓“社区支持农业”计划,是一种在农户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并且承诺在农场整个的生长季节给予支持。用户按照季节或者月份支付预定款,而农户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社区支持型农业的核心是利益和风险共担,即消费者预付定金,享受优质的农产品并且分担农作物种植失败的风险。“社区支持农业”计划一方面有利于农民充分实现利益,减少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新鲜健康和食品安全,是一种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和谐发展的社区和农业发展模式。

第四,重点解决和改善各类学校等人口密集单位的生活条件、交通状况和安全隐患。各类学校人口密集,学生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如食堂、取暖、饮水、交通等各种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一些关于生活条件的小事件容易引起群体共鸣,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同时,这类单位由于人口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都会比较严重或者引起较高的社会关注。另外,也应该排查人口稠密地区的易燃、易爆或有剧毒污染物的企业,包括各类加油站等,由政府统一安排,让它们远离学校和其他人口稠密地区。

第五,重视专家咨询和民间智库的作用,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决策,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利益冲突和专业问题,因此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是减少决策失误和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前提。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问题,一方面要进行公开听证、宣传沟通,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民间智库的智力优势,进行专家咨询,做好各种预案,经过充分比较鉴别,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程同顺,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农村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长期坚持中国农村政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2002年度项目“农民的组织化与中国农村政治发展”。)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