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索,一个公司要想把实力做强,规模做大,仅仅靠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就够了吗?如果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切实可行的实战技巧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分一杯羹,谈何容易?我们是一家没有开发商背景的公司,我本人也是没有任何关系和人脉的异乡人,在开发商拥有绝对话语权,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当下,我们这样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立足、发展、壮大真是举步维艰。
所幸的是,成都金房物业公司弄潮市场十五载,通过这么些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坚持、再探索、再坚持,从当初的两名秩序维护员,一个管理项目,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了十二个分公司,四千余名员工,公司在管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合同已签、拟入场面积近400万平方米,物业类型包括住宅、写字楼、工业园区、学校、医院、商场等。在成都市物业服务企业中,如今的我们无论是物业管理覆盖面还是物业管理规模都居于比较领先的位置。这里,我们有一些做法可供同行们共享,希望能为有心人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注重市场口碑,是发展壮大的基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发展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一旦有机会便迅速抓住它从而扩大企业在社会上和市场上的影响。我们公司就是练出了这种敏锐的嗅觉和能力,每一个机遇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眷顾,哪怕稍纵即逝,我们也要迅速以猎豹的敏捷抓住它。
回想我们公司的发展历程,有两件事情是让我们脱颖而出的绝好机会。记得张爱玲在她的《倾城之恋》中这样说过,仿佛一个世界和文明的毁灭就是为了成全这一场感情。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在大自然疯狂肆虐的背后,多少人和事物却如凤凰涅般的浴火再生。我们公司就是在灾后重建中锻炼了队伍、展示了风采、赢得了美誉、回报了社会。2008年7月初,成都市房管局在都江堰重灾区推行板房物业管理,在当时行业内对板房实行物业管理都没有把握,思想有一些顾虑,畏难情绪在所难免。在市房管局开会讨论这一问题时,我考虑到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家应该具有的道德良知,我主动请缨,我本人作为专家组的负责人全程跟进,负责板房物管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等,我的企业与另外两家企业一道,担负起了板房的物业管理工作。在房管局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参与此项光荣任务的所有人,都怀着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无上的荣誉感来进行着这项特殊、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从制定板房物业管理指导书,到现场环境全面按物业管理要求推行,再到选拔符合条件的灾民进行秩序维护员、保洁工的岗位免费培训、规范上岗等工作,都是我们在两个月时间内竭尽全力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专门做了报道,都江堰幸福家园板房区以其高品质的物业管理在业内和社会上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和口碑,我们公司在这次活动中也获得了表彰。成都金房物业通过这件事树立了敢打硬仗、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口碑,得到了较好的市场信用分。
为我们赢得较好的市场口碑的第二次机会是2009年。当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年度宣传主题是企业应该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由于我们公司的先天不足,所以我们公司的管理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老旧小区,我们在老旧小区的管理和坚守方面有一些感悟,有一些探索又有一些值得回味的苦辣酸甜。我们在老旧小区管理中的做法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谢家瑾会长知晓后,她为此在《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上撰写了一篇卷首语《为200万平米的坚守而感动》。这篇文章的发表,为我们的企业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给我们全体员工以巨大的鼓励,同时也为我们企业带来极大的美誉。我们以此为契机,通过宣传手册、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的业主,我们的市场,我们的社会,是一定会信任和选择讲诚信、守责任、敢担当、有实力的企业的。
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发展壮大的保障
我们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切地意识到,正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发展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从市场上看,不论是从物业类型上还是从物业区域上划分,非居物业的效益比住宅物业的效益高,高端住宅的效益比普通住宅效益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公司在这方面不论是关系背景,还是品牌实力,都不敢“高攀”,为此第一阶段,我们的市场定位就是针对住宅物业的二手市场,主要是从业主委员会处接盘,只有这样另辟蹊径,才能保证我们这样的企业首先能活下来,并在活下来的险境中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能力,锻造我们的队伍。孟子的话成了我们的座右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我们的企业就在这样的百转千回、远兜远转中而羽翼渐丰,而脱胎换骨。如今伴随着企业的口碑和实力有了一定的储备,我们已开始向非居物业“进军”。我们的另一个市场定位就是向毛泽东学习战略避敌锋芒,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作为战略战术。既然省会一线城市强手如云,我们就着眼于二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中突围是我们近年来又一个成功的做法。我们通过抓小放大,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胜而成大胜,终于我们已经在省内外18个二线城市中扎下了根,建立了我们的分公司,将成都金房物业提升到了一种品牌。
团队建设培育,是发展壮大的动力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首位,坚持认为一个好的政策加一支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几年里,我们主抓了两个团队的建设,一个是总公司(本部)的团队的建设,一个是项目经理团队的建设。公司本部的团队既是公司的大脑中枢,也是公司的窗口。因此公司本部的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都肩负着公司盛衰存亡的大计,因此公司本部从老总到前台,每一位员工都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每一个人都要有你荣我荣,你强我盛的意识。这对拓展业务,保证业务洽谈成功具有不可或缺的、不可小觑的作用。为了使公司形象更上层楼,今年我们大动作进驻成都高端办公区,经过精心打造,新的办公区环境更趋现代优美,不仅给公司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风貌也给甲方留下美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只要来到金房公司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是一家有实力的、有文化的、值得信赖的公司,把业务交给这样的公司是可以放心的。
项目经理的团队建设更是我们重点工作。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是利益的分配,领导者的核心业务是选人。为此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项目经理人选必须由我面谈并认同,更要有一段时间的考察,这是项目经理团队建设的基础,也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项目经理团队的直管建设,作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必须始终保持与公司文化相符的价值观,这样才是管理好项目的基础。一家好的公司必须是项目管理稳固,否则,公司经常放弃所管项目必定会在市场上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项目经理不稳定,甚至带着项目“起义”,这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潜心研究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找业务不是老总的主要工作,老总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好的政策,而好的政策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公司制定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司任何人都可以代表公司洽谈业务,业务恰谈成功后,谈判人有优先选择权,同时明确规定了项目利润分配方案。通过这一方法极大的调动了项目经理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在2011年新接的23个项目中,就有20个项目是项目经理洽谈成功的,公司的业务部门只是做好配合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如果你为了梦想的实现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如果在你的视野中,你的梦想和现实越来越贴近,那你的精神是多么的丰盈,你的心情是多么的翩跹,我写下这些,就是想这个世界多一些追梦的人,多一些梦想成真的人。◇
作者系中物协副秘书长、
成都金房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