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智慧社区是由北京智慧精灵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为小区业主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的智慧社区平台,主要包含智慧物管平台、O2O社区商业、社区交流圈、智能家居、摇钱树社区理财、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六大板块。在接受《e家财富》采访时,“零距离”智慧社区总经理杜莉表示,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其它的智慧社区产品,“零距离”智慧社区拥有自己的硬件设备:单元智能门禁系统与家庭可视对讲屏,APP产品与硬件产品相辅相成,是软硬件结合的智慧社区系统。
以门禁系统为切入口,建设软硬件结合的智慧社区平台
社区是现代城市文明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社区的智慧化水平往往也是其所在城市智慧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之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构都将目光转向了智慧社区领域。很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已经在着力打造自己的智慧社区,市场上各类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智慧社区的概念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生根落地。
作为一个多方位生活服务系统,“零距离”选择门禁系统作为其建设智慧社区平台的切入口,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经杜莉介绍,公司在国内一些城市进行社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社区的门禁系统是被人为破坏掉的,而出人意料的是,破坏者正是作为使用主体的业主自己。这基本上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设备的智能化并不代表生活的智慧化。很多时候,一些看似智能的设备非但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反而增加了困扰。这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也许是智能机器本身的问题,也许是管理的问题,也许仅是用户习惯的问题。然而,有缺陷的事物恰恰也提供了改良的机会。鉴于在2000年以后,门禁系统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必要标配,选择以门禁系统作为建设智慧社区的切入口,正好贴合当下社区中智能设备的的现实使用状况。
据杜莉所述,“零距离”智慧社区平台目前所面对的最主要的市场,是城市中的老旧小区。因为新楼盘一般都要面临一个相当长的建设周期,导致投入的平台不能够立即被使用。然而,在老旧小区向智慧社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作为微利行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往往需要面对巨额的改造成本,这使得智慧社区平台的推广与落地变得更加缓慢和艰难。针对这个问题,公司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通过升级技术,压缩硬件成本;对于门禁系统的改造,考虑降低硬件智能设备的安放率,不必将其应用于每一个家庭终端,这样可以迅速降低成本。第二,从长远角度考虑,通过投资合作与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式,帮助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消化较大金额成本。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的互联网应用产品非常之多,服务内容涉及快递、家政、外卖配送、停车服务、理财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多方位的服务系统中,怎样才能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保证平台收益?对此,杜莉说道:“‘零距离’要给地产开发商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零距离”不仅是一套门禁系统和APP,还会搭配一些和人们生活更加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教育和医疗。对于此类重要的服务,公司会做到整体把关。而对于其它一些普遍性的服务,会考虑在地方上成立分公司,根据当地周边资源以及当地用户的需求习惯,进行个性化的服务供应,尽量贴合用户市场的选择。
谈到理财方面的服务内容,杜莉分析道,由于目前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都不太好,P2P项目大量出问题,个人投资者会越来越保守和谨慎,因此,“零距离”暂时会以较为保守的方式推出理财产品。当产品的信用建立起来之后,再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前期要集中更多的精力,把基础部分的运营做好。有了信任基础之后,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杜莉说。
经杜莉介绍,目前,“零距离”在河北、安徽等地都已建立起落地的社区服务项目。2016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项目也将正式开始运作。根据不同的社区服务需求,平台会以不同的服务功能板块与之对接。例如,像创客空间一样,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办公性质的社区,注重的是开放式办公、公共资源的交互以及信息的沟通交流。因此,平台可能会考虑将个人缴纳物业费等方面的私人功能取消,侧重于提供公共场所服务、娱乐设施服务、会议室预订等方面的公共性服务内容。
以“交往”为核心,积极打造社区文化
经杜莉介绍,“零距离”智慧社区平台的核心是“交往”。平台要建立起物业公司与业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日常联系,让业主可以利用“零距离”开展社交。围绕这一核心,杜莉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第一,技术层面。智慧平台是技术的集合,通过对技术的使用,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可以建立起更加良性的互动,双方之间信息的传达也变得更方便。在传统的思维里,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对立关系。然而,作为生活服务的供应方,物业管理公司在本质上希望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成本投入不大并能带来一点合理营收。智慧平台的存在可以打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沟通障碍,并通过技术手段为物业管理公司增加利润,提升其服务品质,对社区服务关系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第二,社区文化层面。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日常交往的方式和习惯,但不可能完全取代邻里之间、朋友之间的线下交流。在一个社区里,人员的素质、邻里的关系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因此,社区的运营需要考虑到居住群体的共同兴趣、共同诉求,让人们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感到骄傲。线上社群加物理空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发展模式,也是许多开发商进行转型的方向。“和人一样,一个社区是有自己的气质的。”杜莉说。社区文化的建立,会使一个智慧社区和其他社区产生根本的不同。据杜莉所述,“零距离”也许将考虑以社区文化为突破口,提升平台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零距离”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智慧社区系统,为了提高用户对硬件产品的使用率,需要兼顾不同用户群体的服务需求。经杜莉介绍,门禁系统只是智慧平台的基础,平台还拥有许多更具实用性的服务功能。例如户户通,可以一键实现社区内点对点的视频通话,缩短沟通距离;预约电梯,可以让用户在出门前预约电梯至门口;针对社区内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引入更多优质服务资源,并通过社区活动直接提升其服务体验。杜莉表示,对于“零距离”来说,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很好解决,关键在于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对某些方面的服务功能进行强化。
以中小开发企业为目标客户群体,加强与物业管理方的合作对接
据了解,“零距离”智慧社区系统的目标客户群体定位在中小开发企业。经杜莉介绍,这样的定位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大企业有自己的规划布局,往往会选择开发属于自己的智慧服务系统,不需要其他平台的介入。第二,从战略上来讲,中小企业更加向往提升与合作,有着更为迫切的改变需求,因此与之沟通更具高效率。此外,国家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也使其更具发展潜力。杜莉表示,“零距离”智慧社区所采用的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合作方式,当平台开发成熟,可以进行复制了。
从创业项目的角度考虑,杜莉认为,为了尽快实现企业增值,获得投资市场的青睐,占领市场也是企业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平台产品占领的城市足够多,用户足够多的时候,自然会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
在进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零距离”也面临着一些障碍。社区商业向体验式、交互式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社区物业服务需要与社区商业进行有效的对接,这也使得社区服务平台与物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有必要。考虑到目前国内许多物业企业依然以自身利益为重,并未将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作为其工作的重心,这给智慧社区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杜莉看来,未来良性合作的建立有赖于物业管理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开发商不再是简单地出售一所房子,而是出售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同样如此,不是简单的服务与收费,而是考虑如何让服务变得更有品质,更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服务需要。只有先依靠基础的物业服务博得业主的信任,更加专业的社区服务平台才有可能建立和运转。当然,平台也需要研发出更具说服力的产品,来调动物业管理方的积极性,共同为传统社区向智慧社区的转型升级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