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温州市物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研究

2016-11-21 14:47 来源:林春 人评论

A-A+

物业管理走过了20多个年头,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今天物业管理发展的最大制约在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经过20年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物业管理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利用职教基地培养和输送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成为这两者的契合点。本文以温州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为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温州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些理性分析。

温州物业管理人才的巨大市场需求

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将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物业管理人才到2010年前,从业人员总量将继续递增,增幅接近50%。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发展已超过3万家,据温州市房管局统计,全市物业管理企业发展到177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物业管理行业的迅速崛起,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迫切程度,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同样迫切,这一背景为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期。

1、未来人才需求数量迅速攀升

未来几年,物业管理人才需求量将迅速攀升。一是房地产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据温州市建设局统计,2006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68.8亿元,同比增长9.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8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竣工面积41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商品房销售面积262万平方米。近几年全市房地产竣工面积年平均在400万平方米左右,按照每1万平方米10个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计算,每年大概需要新增物业管理从业人员4,000人。二是除现有的住宅小区必须进行物业管理外,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后勤服务开始社会化,如温州市行政中心、公安大楼等政府机关,温州中学等学校开始实行专业物业管理。另外,市区大型广场、公园也逐步开始选择物业管理。这些公共物业管理方式逐步市场化后,对物业管理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

2、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从温州市物业管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现状分析看,与现代物业管理的现实需要极不适应。

第一,温州市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水平尚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温州市现有物业公司17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家,占1.13%;二级资质企业5家,占2.82%;三级资质企业170家,占96.05%。温州市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下,发展缓慢,规范化、规模化、高档化、跨区域的物业公司基本没有形成,低水平运作已不能满足广大业主越来越高的生活品质需求。近年来,不断发生业主炒走物业公司的事件,这是对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水平新的考量。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致力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第二,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偏低,随机抽取温州2家物业公司进行调查分析,数据表明企业管理层学历结构尚不合理(见表1、表2)。两家企业员工整体学历结构偏低,尤其是从事一线服务的员工大部分为小学学历,甚至文盲(见表3),这将严重影响物业管理水平,而三级资质企业员工学历结构则更不合理。

表1:某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层学历结构(一级资质)

表2:某物业公司管理层学历结构(二级资质)

温州市物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研究

表3:2家物业公司从业人员整体学历结构

温州市物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研究

第三,从业人员专业结构极不适应专业要求。随机选择一、二、三级资质各3家物业公司共9家物业公司2,321人作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员工不到1%,相关专业人员所占比重也十分低下。

表4:9家物业公司员工专业结构

温州市物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研究

以上分析可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目前物业公司适应业主要求的当务之急,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在职培训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温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急剧变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面临重大的改革重组和发展机遇。但不少高等职业院校仍固守传统办学观念,专业结构不合理引发的隐性问题日益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应

自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演进,出现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现象。产业结构演进带来人才结构的变化。据国家人事部预测,今后几年中国急需人才主要有八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律师。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专业设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专业设置是一种市场主宰的“需求驱动”模式,要根据产业升级演进引起的动态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相对灵活的调整。但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根据政府主导设置,专业门类齐全,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因素,结果出现与区域经济和行业服务发展相脱离的现象。

从温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看,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财会系、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系、电气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系、轻工学院等八个系3个二级学院,共28个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学院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传统的重虚轻实、重学轻术、热衷于坐而论道的文化背景在专业设置上可见一斑。温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温州经济模式不是十分适应,缺少与服务行业相关的专业,如物业管理和汽车维修等。

2、专业结构调整滞后

目前,不少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根据对28个省市自治区337所职教院校27.1万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的有效数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就业率超过95%统计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专业有16个,主要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管理、初等教育、物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调查数据显示,就业率高的专业,工科类占绝大多数,文科类专业相对较少。工科类与文科类专业结构严重失衡,工科类专业明显短缺,文科类专业相对过剩,只有少数文科类专业前景看好,如物业管理和酒店管理。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专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缓慢。

温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相对滞后,多年一贯制的专业结构,发展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3、就业困难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教育部公布,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 7%,高职高专生62.1%。最近几年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这个水平,高职高专就业率明显低于普通高校,表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

另一方面,出现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剧变而引起社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矛盾,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结构性失业。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必须运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目前,不少职业院校不按市场发展变化规律,不按新旧行业更替的现实情况以及人才政策来调整和设置专业结构,结果导致毕业生不是初次就业不充分,就是就业后出现结构性失业。

温州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和温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契合

产业升级演进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其办学宗旨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主要依据。

目前,温州的职业院校同样面临专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机遇,因此,要对现有的专业进行理性思考和重新梳理。同时,要紧扣新兴行业脉搏,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一些有广阔市场背景的新专业,如物业管理专业等。也只有如此,温州的职业院校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温州职业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具备的教育资源

温州最近几年的物业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和提升,为温州的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难逢的机遇,温州的职业院校应该抓住契机,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开设物业管理专业。

1、高职扩招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都要求职业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决定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使得中职与普高达到1:1,也就是说高职与普通高校大体相当,并且要发展高职的研究生层次教育。这一系列政策为温州的职业院校申报物业管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最大的政策支持。

2、先进的硬件设施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提供基础条件

最近几年,温州对职业院校投入大,发展快,硬件设施齐全,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市区分院,占地9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教学设备总金额3,8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90多万册。两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建有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电气电子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培训基地、服装设计实训中心、鞋机与制鞋工艺实训中心、土木工程实训中心、房地产实训中心、商务模拟中心和财会电算化中心等9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在正泰、德力西、奥康等106家知名企业挂牌建立198个校外实习基地。全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335人,副高以上101人,双师型教师109人。这些硬件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3、灵活的办学模式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提供经验借鉴

温州的职业院校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办学模式的探索,一是教学信息化。利用温州茶山高校园区与其他3所高校合作办学,物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育。二是教师多元化,教师能力和构成多元化。学院长期或短期聘请企业中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来学院兼课,可以充分利用温州物业管理企业中高级物业管理师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三是产学结合化。物业管理专业可采取“1+1+1”教学形式,即第一年主要学习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年主要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参加技能考核和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和生产环境中进行实地训练,并解决实际问题,大力培养双证型学生。四是培养定单化。开展和物业管理企业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或委托培养的方式,为物业管理企业量身定制地培养物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州房地产业在调整中逐步规范.http://www.wzcb.gov.cn/showlm.asp.

[2]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72.6%是一个水淋淋的数字.http://www.gmw.cn/content/2005-12/15/content_346848.htm.

[3]汪继福等.西方就业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0卷第4期,第71页.

[4]申家龙.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走向分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吴娟蕊.试论职业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2006年第4期.

[9]陈纵.职业技术教育应发挥人力资源开发职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1期.

[10]孙文堂,鲁婷.浅议职业教育资源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7年第5期)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现代物业杂志

《现代物业》杂志是全球物业管理、设施管理中文独立传媒,中国物业管理、设施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