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年,福州市台江区联邦小区的业主们依然为没有物业而烦恼。
陈先生是联邦小区的业主,近日,在给本报的投诉信中,他这样写:“去年6月,原物业公司撤离,至今小区物业无人管理,业委会也迟迟没有成立。小区经常停水,乱停车现象严重,垃圾到处都是,混乱不堪。”
4月8日,记者前往现场调查。
一刚走入联邦小区,记者便看到,小区大门形同虚设,值班室内啤酒箱等杂物混乱堆积,保安早已不见踪迹,外人可以随意进入。不远处的物业管理中心也已人去楼空,门上落满了灰尘。
小区大门左侧的铁制信箱大多数被人撬开(图1),居民告诉记者,由于信箱受损,无法正常收到信件。小区地上没有停车线,汽车在通道上杂乱停放,有的甚至横在路中央。
在小区西侧的一座居民楼下,记者看到,装修垃圾已经堆成了小山(图2)。小区中央的小公园内,几张休闲椅被折断,一位姓王的大爷说,最近小区的公共设施损毁严重,由于无物业管理,无法动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修复。
据小区业主介绍,去年6月份,小区物业与业主产生纠纷,一夜之间撤出联邦小区,从那时起,由于没人管,公共水电欠费,停水停电成了家常便饭;小区的卫生无人清理,“只是偶尔有社区保洁员进来打扫卫生”;小区业主原想通过选举业主委员会来进行物业管理,“然而选来选去,至今还没成立”。
二联邦小区仅是福州市众多无物业小区的冰山一角。据福州市社区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4月6日,福州共有688个无物业小区尚待整治。“这批小区的共同点是脏、乱、差。垃圾乱扔,楼道乱摆东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防隐患。此外,外人可在小区随意出入,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物业小区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类。
早期建成的老旧房,建成后一直没有物业管理。“如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小区,那时候根本没有物业管理概念,现在由于基础设施老化,面临拆迁等种种原因,物业公司不愿进驻,这类小区是无物业小区的主体。”福州市社区办工作人员说。
一些单位集体宿舍房改转变为私人房产之后,因管理人员撤离,导致了无物业状态。比如,晋安区鼓山镇的供销新村曾是单位宿舍,近几年,新村房改并面向社会开放,居民多数已不是供销社员工。由于部分居民长期不缴纳物业费,原供销社管理人员于2010年底退出,导致该小区两个月物业费无人代收,公共电费欠费,门卫也因工资没有着落而辞职。后来经社区、供销社及居民代表协商,补交了拖欠的公用电费,又重新聘请了门卫及卫生工。
一些原本有物业的小区,由于物业公司的撤离,变成了无物业状态。例如,鼓楼区的西洪新村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2001年,300多户居民入住并聘请了物业。据西凤社区负责人介绍,2007年,物业公司因故撤离,导致小区陷入多年无物业状态。如今,在社区指导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进行自治。
三福州市社区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无物业小区治理已经不归市社区办统筹。据福州市创建办工作人员介绍,该项工作如今改由市民政局协调推动,“但实际工作由各个城区具体落实,鼓楼区、台江区治理成效突出”。
“2007年4月,鼓楼区率先整治无物业小区,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整治了306个无物业小区,5万多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今年,整治工作进入‘补缺补漏’阶段。”4月7日,鼓楼区社区办杨主任向记者介绍了鼓楼区的整治经验。
无物业小区整治,经费是个难题。2007年以来,鼓楼区政府为此项工作每年投入400万元。如今,无物业小区的资金来源形成了一个模式,那就是“财政下拨一点,街道配套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经费有了保障后,鼓楼区给无物业小区整治制定了一个基本标准:沟通、路平、灯亮、整洁、有序,“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这个标准展开”。
比整治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经过4年的探索,鼓楼区无物业小区管理形成了三种模式:社区代管、业主自治、单位内管。
社区代管,就是物业管理人员(保洁员、传达室人员等)由社区招聘,进入小区进行安保、卫生等日常管理,物业费、公用水电费则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代收;业主自治,则是由社区牵头选出小区业主委员会,让业主委员会指定专人来承担物业管理的职责;单位内管,就是针对一些单位宿舍的无物业状况,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由单位重新聘请物业人员进驻小区管理。
4年来,“鼓楼经验”的推广成效显著,然而面临的困难还有不少。鼓楼区社区办杨主任说,今年鼓楼区新增了36个无物业小区,特别是一些整治过后的小区,由于长效管理没有跟上,或者是居民爱护家园的公共意识不强,又重新出现脏、乱、差现象,对于社区办而言,这是最棘手的问题。此外,资金依然是难点,“一些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缺乏或严重老化,这是很难解决的事”。
“最理想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把无物业小区的管理推向市场,让专业物业公司负责。”杨主任表示。
无物业小区该怎么管?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