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天津小区业委会成立与运行成困扰物业难题

2012-10-11 14:44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我们一连几期对天津老物业生存状况的调查引起业主以及物业工作者的关注。这其中作为小区“掌舵人”的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与运行,成了此次记者调查中问题突出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困扰着小区的物业公司。

老人“挑大梁” 组建问题多

“之前有业委会的时候,小区里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商量着解决,但是自从2008年以后,业委会始终难以成立,问题堆积,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玉水园社区居民李先生说,4年之间,新的业委会迟迟难以重新成立,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缺少了这条交流的纽带,矛盾也随之而来。

名城新苑社区业委会成员10人,业委会窦主任说,他在这其中还算是“年轻人”。“我今年60岁,比我年龄大的还有,比如我们马老,今年已经76岁了,整个业委会成员平均年龄是65岁,想要吸纳点年轻力量,可是他们平时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为社区这些大事小情操心啊!”

窦主任说,“听取业主意见、每天义务巡逻、调解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监督物业工作的实施情况,甚至代表业主找之前的开发商维权,这些工作,由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完成,确实有些吃力。”

调查中记者发现,像这个小区这样的“高龄”业委会并不是个例,在梅江、奥体、华苑等多个社区,业委会成员大部分由离退休老人担任,年龄大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相比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人较有责任心,而且有大量时间,但他们对错综复杂的社区事务,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而大多数年轻人不愿进业委会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怕麻烦。“小区事务比较繁琐,我们很难拿出时间逐一进行解决,而且我们对于社区情况也没这么了解。”一位年轻业主说。

《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业主委员会要从业主当中选举产生。这就让很多以老年居民为主的社区遭遇“选举难”的问题。

“出租户多了,或者子女让老人来住,这样的社区也不在少数,可是规定只能由业主参选业委会,这就使得成立业委会越来越难。”水乡花园的杨阿姨说,想服务的人服务不成,小区如果没人管理,肯定会陷入混乱的状况。而一些长期居住在小区的居民,因为不是业主而无法参选业主委员会,造成很多真正管理的群体“不合法”。“业主书面授权长期居住在小区里的亲属都可以参选业委会的话,那么业委会的成立和运行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

物业公司:业委会是沟通桥梁

对于业委会迟迟难以成立或者运行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小区的物业公司也显得很无奈。“其实我们之前特别希望业委会能够早日重新成立起来,因为小区里的事务比较多,需要和业主商量的事情也多,所以业委会的成立十分必要。”

王经理直言没有业委会的麻烦,因为物业开展工作需要居民同意,可是物业不可能去询问每位业主的意见,有了业委会就能够直接进行沟通协商,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名城新苑社区张经理则表示,小区工作虽然复杂,但是只要业委会和物业能够经常沟通,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很多人觉得物业公司一定不希望业委会成立,因为这样一来就有人监督他们的工作,甚至说是‘找茬’,可是事实上却是,物业公司开展工作,一定缺少不了业委会中间的协调作用。”张经理说,物业公司其实也希望一些热心小区事务的年轻人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这样,不仅能让物业及时了解居民的声音,也能让居民了解到物业的工作,业委会桥梁性质的工作才能显现出来。

物业办:社区建设需业主多参与

天津市物业办工作人员赵先生介绍说,目前天津有超过75%的社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一般流程就是由街道组织成立,物业办进行政策性的指导。“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成立业主委员会需小区2/3以上业主同意,并召开业主大会。但是现在有些小区业主买了房用来出租,想找到业主比较困难;其次一些业主对业委会认识不够,觉得业委会跟自己关系不大。”赵先生说,这样一来,小区成立业委会就成了难题,但是由于相关条例规定制约,目前仍然只有业主才能参选业委会,热心居民可以积极献计献策,帮助社区发展。赵先生说,对于这些业委会成立难、换届难的社区来说,需要街道去做业主的工作。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