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民革天津市委建议创新社区物业管理机制得到采纳

2013-11-13 09:52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记者从天津市政协日前召开的重点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上了解到,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民革天津市委在多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创新社区物业管理机制的提案。市委、市政府采纳提案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调研推进工作,把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填补了社区物业管理的空白,捋顺了社区、居委会及物业公司三者的关系。

背景:在天津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环境治理和社区物业管理矛盾一直是居民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社区管理难题。民革天津市委在调研中发现,个别社区中仍存在设施设备养管不及时、社区环境脏乱、管理混乱、物业纠纷调解难度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民革天津市委在提案中呼吁,应尽快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的协调机制,为解决社区物业管理寻找新途径。

据民革天津市委副主委王玉佩介绍,天津市拥有社区5848个、居委会1357个,在天津市现行的平安社区建设中,社区管理主要依靠市和谐社区协调会议制度,居委会侧重低保户事务管理。而当前社区中的物业公司是开发商的衍生部门,经常随着楼盘转移而易主;居委会作为自发的自律性组织作用有限,对物业公司没有选择权。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物业费缴纳纠纷等问题,经常会引发社区管理上的一些混乱。

建言:针对这一情况,民革天津市委建议,在处理物业管理问题方面应打开思路,创新机制,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老百姓的家让百姓自己说了算”,将公安、社区和居委会、物业沟通协调机制落实在社区。同时,物业公司也应进行改革创新,向连锁方向发展,建立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加强社区物业管理部署会,以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全覆盖为重点,从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出发,把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物业企业的关系,建立并推广了城中村和示范小城镇还迁社区、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居住小区、旧楼区改造提升社区3类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模式,提出了“三个提前”、“三个公开”、“五个上账”、“五个到位”的要求,形成了管用实用的高效管理机制。

据悉,针对提案有关建议,天津市民政局也作出积极回应,开展相关问题深入调研,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天津市社区物业管理办法》、《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努力提升社区管理专业化水平。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配齐社区物业管理专职人员,健全社区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确保社区物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