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济南近期启动物业行业“拉网式”检查

2016-11-03 15:45 来源:济南日报 阅读:人评论

A-A+
济南近期启动物业行业“拉网式”检查

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原物业尚未撤出,新物业没有经过业主大会同意就强行进驻小区;业主因房屋想找开发商维权讨说法,物业公司强行阻拦不说,还大包大揽要解决问题,结果引发冲突。10月28日上午,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两起近期发生的物业企业违规行为处理情况,并决定于近期联合物价等部门,开展全市物业服务和物业服务收费规范化检查整顿活动。

两家物业“越位”被通报处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我市物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尽管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但仍不时暴露出一些问题。近期,两家物业企业在进行小区管理服务交替更换和业主收房过程中,因与业主发生矛盾,引发群体性纠纷,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损坏了行业声誉,更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被通报处理的两家企业中,山东彼得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彼得物业”)属于典型的“越厨代庖”。10月20日,历下区泰悦赫府小区交房,其间部分业主反映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与销售时介绍的情况不一致,并就此集体向开发商进行反映。

但当业主想找开发商讨个说法时,作为小区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的彼得物业“大包大揽”,超越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义务以及《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在开发商尚未与业主就所交付房屋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前提下,竟代行开发商应当承担的义务,强行阻拦业主进入开发商设立的答疑区进行维权,物业企业现场负责人还单方面声称负责解决房屋建设问题,引发了物业秩序维护人员与业主的冲突。

事情发生后,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及时跟进调查,对彼得物业“越位”行为进行了约谈,责令其立即整改的同时,于10月25日对其进行了全行业通报批评,并按照《济南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信用减10分的处理。目前企业已整改到位。

另外一家被通报的企业济南良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泽物业”)也十分任性。根据通报,历城区金色港湾小区与原物业公司的服务合同于9月30日到期,小区业主委员会在没有召开业主大会的情况下,擅自与良泽物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借着这一纸合同,良泽物业在原物业还未撤出小区情况下,就于10月10日派人强行进驻接管小区,在当场遭到小区部分业主抵制后,又在当晚再次强行入驻。不仅如此,在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指出小区物业企业解聘、选聘过程存在的问题,否决其与小区业委会签订的合同后,良泽物业拒不执行联席会议的决定,仍强行进驻接管小区,导致小区的矛盾纠纷被激化。

因为任性,良泽物业同样遭到了主管部门的约谈和全市通报处理,还损失了10分信用分。目前,金色港湾小区已在当地街道办事处组织下召开了小区业主大会,续聘了物业公司。

联合整顿重点检查六类情况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965家(本地企业855家,外来企业110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0家,二级资质60家,其他为三级(暂定)资质;行业从业人员约5.6万人;管理项目2812个约2.6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1388个1.7亿平方米。

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物业处处长黄安平认为,类似良泽物业、彼得物业违规行为引发的物业小区矛盾纠纷,究其原因,有物业企业服务标准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物业服务质价不符引起的;有业主委员会部分成员绕开业主大会决议擅自违规操作造成的;有物业企业缺乏遵章守纪、违反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不按程序规定强行交接物业服务项目,从而引发小区矛盾纠纷的;有物业企业混淆与开发建设单位之间的职责界限,擅自承担应由开发商承担责任义务,引发矛盾纠纷的;有物业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服务态度蛮横,引发物业服务工作人员与业主之间发生冲突的;也有部分业主自治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合同履约精神缺乏造成双方争议的。

针对近期物业小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的现状,为维护业主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有序的小区环境,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与市物价局等部门决定于近期联合开展全市物业服务和物业服务收费规范化检查整顿活动,通过企业自查、各区职能部门联合普查、市级职能部门重点抽查方式,对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和收费规范化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目前方案已制定完,正在走部门会签程序,联合整顿预计11月上旬全面启动。”黄安平说。

检查重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履行情况;二是物业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上报备案情况;三是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四是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消除情况;五是配合街道办、公安派出所开展的小区平安创建工作情况;六是定期召开物业管理恳谈会,针对业主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 (本报记者 刘文忠)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