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风采 > 正文

开元新藏行之6.13 陈妙林骑行日记

2014-06-20 10:23 来源:开元物业 阅读:人评论

A-A+
6月13日晴气温零下4度-13度

我们计划凌晨四点出发,争取在中午12点左右,攀走25公里,攻上海拔5660米的单玛拉山,余下28公里下坡估计5小时左右完成,加上吃饭休息一个小时,争取在下午6点到达。

本想早点休息,10点钟上床就睡了。结果我住的房间正好在旅店的门厅旁边,到12点还有人高声喧哗吵闹,好不容易睡着了。闹钟闹的是3点半,结果2点多就醒了,无奈干脆起来写日记,等待出发。

我们根据各自的节奏分头找同行的伙伴,江波队长3点多就出发了,我和开元的几位一伙,徐卓、黄一平、韩炜一伙,骑友楼洋一伙,基本上都是4点出发。

今天人特别多。4点多就看见一列列军车满载着特警、武警赶往入口处广场,听说广场上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经幡。每年的藏历4月15日(公历6月13日)这个经幡就要更换。因为这个日子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的吉日。今年马年且是释迦牟尼的本命年。各地的高僧大师都要来参加这个仪式,当然也少不了政府要员来走走场。因此广场上森严壁垒,我们也少不了严格的安全检查。登记、搜身、开包检查都是少不了的,但有一点我觉得非常人性化,因为每个转山者都带有饮料或罐装食物,他们同意你的留下,到里面去换相似的饮料。这点非常好。

我们经过广场时还只有4点半,离广场的盛会还差太多的时间,否则观看一下也是机会难得。

上午我们的计划目标是攀走25公里,翻越5660米海拔高的单玛山口,下午27公里下坡就能稍微宽松一点,预计下午7点半就能完成。因此虽然只有凌晨4点半,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军警,我们不便逗留,急速前进。行至天刚拂晓,在第一个既是补给休息站,又是军警安全站的地方,喝了酥油茶,吃了糌粑,算是早餐后,又急速前进。我们力求上午体力相对旺盛时翻越山口。

上午的路一开始6个小时应该还算好走,我们边走还偶然停下来拍拍照片。到10点以后路越来越难,路上未化的积雪和冰块慢慢开始妨碍着我们的行进速度。随着海拔在不断升高,路也是越来越难走了,有时还会出现多条路的岔口供你选择。我们原来想象,冈仁波齐的转山千百年走下来的路虽然不一定平坦,但一定会是条像模像样的山路。哪知道越往高海拔道路行走,道路越艰难,因为千百年来,它的路是由每个人体力与攀爬能力来决定选择的。再加上超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路,基本上是乱石垒成,如果不是用人工铺就的话,它的路仍然是走不出来的。

我们骑惯了自行车而不善登山,这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优势。小腿的肌肉开始发痛,脚掌与地面的摩擦使脚掌底隐隐作痛。此时高原反应使沈翔、小鲍鱼慢慢与我们拉开了队伍,我们不停地看表,一心想在12点前攀爬到山口。此时登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问都是昨晚在中途露营,已是第二天行程的转山者,当然都是内地人。

这时候我们一伙仅存杨爱国、范仲华、刘整整和我四个人。在我们前面的仅有竺江波和张优庆两人。

12点整,我们远远地看见山口上的经幡,此时我们判断已到山口顶上了,但想不到的是,翻过经幡处的山口,向前望去,还有一个山口。我们看了看海拔表,还有150米左右才能到顶。此时想要加快腿下的脚步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在蹒跚中我们在中午12点半登上了单玛山口。

按照我们骑车的思维,下午应该是一路下坡,不用费多大功夫就能到达目的地。其实根本不然。有句老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应用到冈仁波齐转山一点不假。先是下山第一站,大约6公里,一是山路陡峭,二是有很多条路可供选择,或者是根本没有路,我们当然选择的是人走得多的路,这就大上其当了。其实人走得越多,浮土与滚动的石块越多。稍不小心人就会滑倒。遇到陡峭的地方还有连人一起滚下去的危险。我就选择了这样一条错误的道路,滑倒了几次。后来我们发现西藏人根本不走这样的路,他们基本上选择不平坦但没人走的路。我们跟着他们走果然能加快很多速度。

这6公里的下坡路我们竟然走了一个半小时。中午2点我们在下山后的第一个补给站喝了酥油茶,泡了方便面,稍事休息一下后继续赶路。也许是翻越山口后的放松,也许是10多小时的连续运动,人已经感到非常疲劳。而昨晚仅睡了2个多小时的我一个劲的想打瞌睡,严重困扰了行走,只觉得两腿迈不开步,浑身不舒服。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到了下坡后的第二个补给站。进去叫了杯酥油茶,我喝了一口倒头就睡。藏民老板连忙说不能睡,我赶紧给了他100元钱,说不用找了,他笑呵呵地说没关系你们休息。这样我们大概睡了半个小时,人还不想起来,但使命促使我们不得不起来赶路。

这时我们离目的地还有15公里。我们设想离我们到达的目标时间抓紧一点还是能完成的。但此时疲劳和山路难行深深地困扰着我们。时而的逆风也增加着我们的疲劳度。到下午18点,我们到了一个军营的休息站问了路,告知还有7公里。此时我们对原定18点半到达彻底失望了。但我们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我们知道此时如果有个舒坦的地方躺着,我们就会不想站起来。我们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跨。下山的路并不平坦,遇到下坡尽量依仗着拐棍加快一点,遇到上坡尽量控制着节奏,到19点30分,终于看到了检查站。

过了检查站隐约可见我们的驻地,约1.5公里。晚上八点,终于到了住宿的酒店,但张书告诉我房间被换了。因听说我昨晚没睡好,换了个向前还有500米的酒店,令我大为不快。虽然仅远了500米,但此时已是一步也不想挪动的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睡觉。回房间后,简单地洗脸擦个身倒头就睡。晚上22点多他们给我送来一碗面条到我房间。我吃了半碗又睡,一睡到次日天明。这是我本次新藏骑行活动以来睡得最长、睡得最好的一天。

第二天得知,比我们早到的有张优庆、竺江波、余囯亮、沈翔,比我们迟到两个小时的有王德煌、徐卓、黄一平、韩炜,最远的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到。此时我想应该向最晚到达的队员致敬!你想连续21小时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走,一直坚持到最后,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的。

在此,我们此次新藏行的五项活动全部结束。五项全部完成的队员获得五星勇士奖,他们是:陈妙林、竺江波、杨爱国、沈翔、余囯亮、黄一平、范仲华;获得四星勇士奖的队员是李斌、韩炜、徐卓、王德煌、刘整整;获得三星勇士奖的队员是张优庆;优胜奖的是瞿张兴、韩登程。

大家一致认为最牛的队员是杨爱国与竺江波。杨爱国09年参加川藏骑行活动因摔伤退出后,每年连续参加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马拉松比赛。这次活动中不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而且在骑行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

队长竺江波周密地安排和组织了此次活动。为了对佛祖和转山的恭敬,吃素了一年。在体力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很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且在连续骑行中,在消耗大量体能的情况下,还能在冰冷的班公湖里游泳。

最遗憾的队员是韩炜、徐卓和李斌。在第一阶段的天山骑行中,韩炜因摔跤而上了一次车。徐卓因腿伤而上车。李斌莫名其妙上了一次车被取消了第一阶段的成绩。此后他们后面的成绩一直很好,大家为之惋惜。

转山成绩最好的是张优庆。他以13小时45分完成转山,获全队最优。

活动全部结束。明后两天驱车1300公里赶往拉萨打道回府。今后还有什么艰难的路可以挑战?在中国,可能已经不多了。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