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自发集资在小区里建了活动场地后,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前天,家住大良桂畔花园的老人们告诉记者,他们还在计划继续“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扩大这个乐园。老人们这边玩得开心,物业管理方却发愁了,表示“私自改建侵犯多数业主的利益”。北区居委会也称,此种做法不可取,老人们可就近到附近康乐中心娱乐。
老人:出钱出力自建活动场所
前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这个位于大良桂畔花园内的“老年乐园”。乐园共分为棋牌棚和乒乓球活动区两部分,不少老年人或是下棋或是打牌玩兴正浓。组织者之一的区老伯介绍说,乐园建成刚好一年。区老伯介绍,由于小区没有活动场所,老人们于是决定自己出钱出力建一个场所。
记者在棋牌棚看到,一边的墙上挂着出钱者的名单,“少的有50元,最多有1000元,大家根据个人情况自己决定”。“我没能力出钱就出力!”70多岁的吴老伯说,记者了解到,吴老伯并不住在这个小区里但常过来玩。活动场地建设从开始搞地平、做水泥,到焊接不锈钢雨棚等技术活,全部都是老人们自己做的。“开始的初衷是为了省钱,没想到我们中间还真是藏虎卧龙呀!”老人们自称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将场地建了起来。
目前,每天上午8点多至晚上10点多,小区里甚至很多居住在附近的老人们都会来玩一会儿。“现在我们还在集资准备扩大活动场地。”老人们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把在乒乓球台旁边的空地推出来了,准备搞成儿童滑梯或者健身器材。
物管:公共场地不能随意改建
老人们这边玩得开心,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却发愁了,“公共场地怎能少数人想建什么就建什么呢?”桂畔花园物业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场地是自行在原来的小区绿化地上改建的。当时,老人们要求物业公司在小区内建活动场地,“但物业公司的职责是管理,并没有改建权”。后来得知他们要自发集资建场地,物业公司以“私自改建侵犯大多数业主权益”为由反对过,但后来在老人们的坚持下,场地还是建起来了。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该负责人称,许多小区外面居住的老人们也陆续进入该场地活动,而小区内又没有公共卫生间,一些角落里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业主意见很大,给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也增加了难度。此外,活动场地建成之初,由于老人们晚上活动时间较长,有居民投诉噪音扰民,“这些我们只能跟老人们反映,希望他们尽量将活动时间控制在晚上10点以前。”
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老人们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场地,又将一小片绿化土地上的石块掀起挪到一边,“石块就堆在路边的大树下,既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
业主:多数人理解老人们的做法
既然是少数人在小区内私自将绿化地改建他用,那么小区里的其他居民如何看待这件事呢?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居民都表示理解老人们的行为。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谢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小区里只有几张石桌石椅,“上面也没雨棚,冬天冷夏天晒,遇到个下雨天连这也不能用了。”谢女士说,看着老人们没有活动场地无所事事挺可怜的,“现在好了,他们自发搞起来了,每天热热闹闹的还挺温馨的。”
20多岁的小梁也为老人们开心。“能有这么个场地,老人们也挺不容易的。”小梁说,当初搭建棋牌棚时,老人们是爬着梯子用肩膀将厚重的不锈钢棚顶扛起来才焊接好的,看到年事已高的老人们如此执着,不少小区的年轻人也赶来帮手。
“老人们挺珍惜这个地方的,几乎每天都有人自发打扫下场内卫生,或在旁边种些花花草草做点缀。”买菜回来的刘先生说。记者留意到,棋牌棚对面有一块小小的空地,上面种了些品种、颜色各不相同的花草。
部门:可到附近康乐活动中心娱乐
记者昨日联系到北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人私自改变公共场地用途的做法都不可取。根据上述老人们反映的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愿意走出小区,其实附近还是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据介绍,北区居委会辖区内仅锦岩路就有吴宗伟康乐活动中心两家老年人娱乐场所,周一至周五每天组织唱歌、跳舞、象棋、集邮、猜谜语等多项活动。此外,毗邻桂畔花园的桂畔海广场也是散步游玩的不错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