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在小区公共区域内,因物业公司疏忽或过失而发生意外,通过物业险可以获得相应赔偿。
最近,沈阳市关于物业管理的一条新规定受到了我市部分小区业主的关注。
据沈阳媒体报道,今年开始施行的《沈阳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中写道:物业服务费应当包括物业服务人员费用、物业共用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和日常运行及维护、绿化养护、清洁卫生、秩序维护、物业共用设施设备保险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办公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等支付的费用。也就是说,沈阳市的物业公司必须要购买物业险,如果业主在小区公共区域内,因物业公司疏忽或过失而发生意外,通过物业险就可以获得相应赔偿。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我市,几乎很少有业主知道物业险。但部分知道沈阳市这条新规定的业主希望:我市的物业公司是不是也应该拿出一部分物业费给业主购买物业险,切实保障业主们的人身安全;我市的相关管理部门是不是也能以法规的形式,对物业公司进行这方面的约束。
啥叫物业险?
物业险准确的叫法是公众责任险,一般被物业公司习惯地称为物业险。
我市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公众责任险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其经营的地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它是保障因物业企业在管理公共部位中的疏忽或过失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那“物业险”都保哪些内容?李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投保额度不同,保险内容也不同。基本公众责任险有:给小区里发生积水、积雪滑倒、摔伤、高层墙砖脱落伤人、楼顶坚冰砸人造成人和物的损失等情况提供保障。李经理说:“物业公司的公众责任险的责任范围是由于物业没尽到职责,造成业主的责任事故。例如小区里电梯发生故障,由于物业没有及时检修,造成乘电梯的人或物损失,属于物业的责任。”
电梯棚板砸伤人物业险赔2000多元
什么情况可以得到“物业险”赔偿?
据李经理介绍,去年10月份,沈阳某小区正处于装修旺季,有一名业主通过电梯运装修用的长木板,不小心把顶棚的螺丝弄松了。
物业公司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修理,导致后面一名乘电梯的年轻人被棚板砸伤,这名年轻人向物业提出索赔。
物业立即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现场查看后,让这名受伤的年轻人入院治疗,要求其提供病历、医生诊断书、误工费证明等,最终赔偿2000余元。
“业主先垫付,保险公司把钱打到物业账户上,物业再把钱给业主送去。”李经理说,如果没有保险公司介入,涉及赔偿,势必会在业主和物业之间出现矛盾,投保可以规避风险。
我市大多数物业还没这个保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大多数物业公司对这项保险不是很了解,所以至今还未进行保险。
也有少数物业公司表示,对物业险有过了解,但小区尚在质保期,出现问题由建筑方解决,所以暂时没参加这项保险。待小区超出质保期后,公司会商议是否加入此项保险。
据了解,我市相关行管部门也没有对这类保险制定过强制购买的规定。
“其实投保是物业和业主都受益的事。既能提高物业管理价值,降低风险,还能避免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纠纷,快速进行理赔。”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面临生存压力的小规模物业公司,根本不愿意负担额外的保费,也有物业公司抱着侥幸心理,等到出问题再说。
据介绍,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保不保这险,只要物业公司没履行好义务,都要承担责任,投保只是转嫁了风险。”该业内人士说。
记者随后咨询了一些推行公众责任险的保险公司,发现该险种在整个财险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更有保险公司称该险种投保量少,会赔钱。
业主希望能有物业险
采访中,多数小区业主希望我市的物业公司也能够购买物业险,切实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民赵女士今年53岁,在明达某小区已居住4年,除单位的几项保险,从未参加过任何其他个人形式的保险,对于物业方面的保险更是听都没听说过。赵女士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没什么保险意识,从来也不知道有这方面的保险,从前在小区里受伤都是认倒霉,没想到,还有针对这方面的保险,要是我们也有这个保险该多好。”
陈先生今年27岁,家住绿色智慧城小区,自认对保险有一定了解的他也购买了几项个人保险。“我还真不知道有这方面的保险,建议鞍山也把这个规定纳入法规,强制物业公司收缴物业费的同时一定要拿出一部分购买物业险,让小区内的居民有保障。”陈先生说。
管理部门:会向相关部门建议这个做法
针对此事,相关管理部门表示,2010年11月新修订实施的《鞍山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公众责任险和物业险的相关规定。
那么,我市有无想法将物业必须购买保险写入法规,学习沈阳的经验?我市物业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沈阳的做法很好,会向相关部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