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劳动合同法》影响的关键在于把握法律特点
文/何江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节劳资双方的平衡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物业管理行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正日益成为行业内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以为,应对《劳动合同法》的影响,关键在于把握住《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并以此寻求应对的思路和策略。
一、《劳动合同法》的特点
1.独立成法,寓意深刻。劳动合同本来是劳动法中的一个章节,而现在却独立成法,并不依附于任何其他法律。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年来很多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有着诸多的不规范和混乱,违法用工案件屡屡发生,前不久山西的黑砖窑事件就是一个严重违法用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非常突出的例子;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国家对企业劳资关系和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视,以及国家加大对企业合法规范用工监管力度的决心。
2.倾向明显,保护弱者。尽管《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却更明显地显示了偏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倾向。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用人权利的放开、人才流动的限制性越来越小,加之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使得劳动者常常处于弱势和不稳定状态,就业安全度非常低。企业不签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等现象非常突出,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造成了很多劳动纠纷。《劳动合同法》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规定。
3.关系稳定,成本加大。为了规避企业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和频繁使用短期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除了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规定到期终止劳动合同也要支付补偿金,同时在合同中还不能约定终止条件。对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设定了一些强制性条件,规定工龄满十年的员工和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签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支付双倍工资。这些规定,一方面规避了企业随意解雇员工、合同短期化等现象,形成单位用工易进难出,劳动关系相对稳定和凝固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严格了合同解除程序,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和解除成本。
4.目的明确,重在和谐。社会的和谐体现在方方面面,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越来越多,更多的劳动力在这些企业就业,而往往又是这些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缺乏规范,因此产生了很多劳资纠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劳动合同法》有着非常明确的社会和政治目的,那就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条款细化,管理复杂。《劳动合同法》相比较《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更加细化和便于界定。比如对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劳动关系的种类、劳动合同书面化、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签订时间和期限、违反规定的处罚等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种细化的条款规定,既便于企业实际操作,但同时也使得人事管理更加复杂和繁重。
物业管理企业的应对措施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于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为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企业利润微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大,客观上造成很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不规范,尤其在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方面规范性更差。而《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了更加严格、细化的规定,并加重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笔者以为,面对《劳动合同法》所带来的挑战,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培训知法。知法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要理解和领会其含义。这里的法也不单是《劳动合同法》,而是包括所有与劳动用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像同时间将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等。知法的人员主要是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直线管理人员。这里常常出现的误解就是以为劳动法律法规只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知道就行,其他管理人员知不知道无所谓。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单纯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更多和更直接的管理在直线管理者,如果他们不懂法,就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因此,当前物业管理企业首要的工作是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力度,尽快熟悉掌握新法内容和规定。
2.梳理流程。流程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有非常规范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其实就是从员工招聘(入口)到离职(出口)过程的管理。《劳动合同法》细化了很多规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和修订。在对流程进行修订的过程中,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流程环节是否合理和完善,流程管理环节要注重每一个过程都必须依法、合理,比如职务变动、薪酬调整、工作地点的变更等,要有程序,按照规定处理和变更;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使得支持流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四个合法性,即制度的内容合法、制定的过程合法、颁布的程序合法和实施执行合法;三是补充完善流程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文本和表格。目前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制作设计既能适应《劳动合同法》规定和要求,又能满足物业管理企业管理需要的劳动合同文本。表格的管理是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流程管理必要的工具,通过表格管理可以反映出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全面的痕迹;四是要结合物业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在市场竞标、人工成本预算方面要考虑人员流动成本。
3.保存证据。这里的证据更多的是指管理过程的书面化,或者说叫记录,有句话叫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可见记录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法》注重推行书面化管理,比如劳动合同要书面化,规章制度要书面化等。同时,劳动者自身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按照规范的流程,加强书面化管理,注重做好日常工作的记录和证据的保存,要做到有书面单据可依、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依、有记录可依,以免因对事实认定有误而形成争议和纠纷。比如在员工考核结果认定方面和对员工处罚认定方面,平时的记录和保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对象是业主和客户,因此在人员管理中要注重业主和客户对从业人员服务的评价,并要进行相应的规定和记录。
4.注重时限。《劳动合同法》有很多关于时限的规定,比如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期限,试用期限,解除、续签、终止合同期限,制度颁布的有效性期限等等,同时对于物业管理行业还有一个特殊的时限,那就是劳动合同期限如何与物业管理项目期限相关联的问题。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把握好各个环节操作的时限性,按照既定的流程,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免因为疏忽和遗忘造成违法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为了把握好时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5.掌握技巧。做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把握原则性,又要适当的灵活。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会有技巧地处理事情,比如如何掌握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和期限,如何确定员工的劳动关系,如何既能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又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的人工管理成本,如何通过软性的薪酬福利的设计等形式留住人才等;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别人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执行相关规定和流程。比如,物业管理人员大多文化层次不高,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管理行为和工作要求,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执行、遵守和接受,对于减少争议和纠纷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系新中物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