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2年度“房产政务社会开放日·物业管理”活动如期举行
12月5日,2012年度“房产政务社会开放日·物业管理”活动如期举行,市民代表们通过地探访、PPT展示、座谈会……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成都的物业管理。从实施“其他人管理制度”的老旧小区到专业化物管公司提供服务的“五星级”小区,市民代表零距离感受了成都“和谐物管”惠及城乡的方方面面,纷纷对成都物业管理的飞速发展亮出了“高分”。
成都物业管理起步于1992年
至今共有7828个小区实施物业管理
成都的物业管理起步于1992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成都的物业管理已经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和谐物管”惠及城乡。至今,全市实施物业管 理的建筑区划达到7828个(其中含农民集中居住区1726个),总面积4.5亿平方米,共有565万居民享受到了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全市共有物业服务机 构1866家,其中在我市注册的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的60家、二级资质122家、(暂定)三级资质1330家,外地物业服务机构来蓉备案执业的88 家,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266家,物业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到达了16.6万人;全市依法设立的业主大会数量达到2310个,占符合设立业主大会条件的建筑区划总数的60%。
近年来,成都市房产管理部门指导物业管理行业对“构建和谐物管”进行了生动实践和全面深化,和谐物管的精神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形成了“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总体目标;“法治物管、标准物管、文明物管、阳光物管、规范物管、便捷物管、人本物管、诚信物管、一体化物管、现代物管”十种表现形 态。“构建和谐物管”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物业服务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旗帜。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物管行业发展成效显著,并在短时期内实现了 “三次跨越”:第一次跨越 2005年至2007年,三年促成《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物业管理进入法治轨道。第二次跨越 2008年至2009年,开展“物业管理城乡覆盖”, 物业管理进入和谐发展时期。第三次跨越 2010年至2011年,两年完成了一个“国标”和两个“地标”制定,物业管理进入标准化发展时期。如今,“和谐物管,幸福成都”的美好画卷在全域成都徐徐展开。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市中心城区物业服务业主满意度达到89.7%,同比2005年上升了3.4%。物业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改善百姓生活居住环境、增加社会就业、促进节能减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
成都物业管理“五大关键词”
市民代表纷纷称赞不已
昨日,市民代表来到了由成都蓝光嘉宝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凯丽滨江”小区,小区人性化的服务、智能化的管理,都成为了市民代表纷纷议论的焦点。 如今,法治物管、文明物管、标准物管、人本物管、规范物管——成为了我市物业管理的“五大关键词”,而“凯丽滨江”小区无疑成为了这样的“缩影”。“智能化系统好先进”“小区环境好整洁”“业主活动好丰富”……对于这个国优项目,成都的五星级住宅小区,前来参观的市民代表,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不仅仅是在“凯丽滨江”小区,成都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小区,都在朝这样方向而努力。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立了“政策、组织、产品、价格、信用、监督、评价”七大物业管理体系,以及“市场准入与竞争、定价与调价、三级纠纷调处、维修保障、投诉与处理、行业自律、产业技术创新、八方联动”八大物业管理机制。同时,还有80余部涵盖物业管理各方面的法规、制度,奠定了物业管理的 “法治基础”。
从“文明”出发,近年来,成都市房产管理部门一直将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物业管理优质服务窗口162个;全市物管行业共建立文明服务志愿者队伍3万余人;全市各个物管区域形成了“文明物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市物业管理行业进入标准化发展时期。近年来,成都市房产管理部门在标准物管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先后形成了普通住宅、写字楼、保障性住房、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居工程、灾后重建住房、社区(院落)等多个物业类型的服务规范和达标验收标准。
“人本物管”是成都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市共2310个建筑区划依法设立了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了业主委员会,基本建立了业主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物业管理体系。
从“生态”看物管,据统计,全市物管行业通过在物管区域内对电梯、中央空调、二次供水、公共照明等设施设备实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每年节约的水、电、气、柴油等能耗折合人民币约5100万元。
“提质扩面”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城乡居民共享物管文明
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提质扩面”成为了成都物业管理的一大亮点。如今,不管是在农民集中居住区还是城市的老旧院落,都能看到物业管理的“痕迹”。昨日,市民代表还来到了位于锦江区的“督院街社区”,这个采取“其他管理人制度”的老旧院落居多的社区,如今正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以前“无人问津”的老旧院落,如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在这里的环境和管理,真的可以媲美那些商品房小区了。”住在这里5年的李大姐说。走进这个老式院落,映入眼帘的是统一新建的垃圾房、联网的监控系统、带标志的门牌提示……其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代表赞叹不已。
这只是成都一个老旧院落如今的镜头定格,随着其他管理人制度在社区院落中推行,像这样的整洁、有序的老旧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成都遍地开花。据 了解,2009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制度。通过这一制度的推行,让社区组建和居民自建的服务组织“机构化、合法化”,有效解决了老旧社区(院落)“无人管、无人防、无保洁”的突出问题。截止目前,全市依法设立并备案物业服务其他管理人266家,这些机构大多承担了城镇老旧住宅区、拆迁安置小区、“城中村”等项目的物业管理,其提供的基础性物业服务和相对较低的收费,也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同。另外,在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中,成都市锦江区先试先行,构建了“街道-社区-院落”三级网络管理体系,被列为全国城乡物业服务的样本和示范。
不仅如此,近年来,成都在物业管理“提质”和“扩面”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大胆的创新。在几年的实践和发展中,探索出以多方参与为基础的规范 服务“共管”方式,以服务合同为基础的委托服务“托管”方式和以管理规约为基础的自治服务“自管”方式。通过对三种物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实践,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物业管理的全覆盖。物管文明不仅惠及了成都56万余户,180万农村居民,同时带来了看得见的六大变化:一是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二是环境卫生显著改善;三是社区氛围日趋和谐;四是文明风尚得到弘扬;五是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六是物业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