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陈伟:将物业管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

2011-07-01 08:00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杂志2011年第7期 人评论

A-A+
物业管理改革发展三十周年之际,作为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及武汉市物业管理协会在中物协指导下举办长江论坛,长江中下游各省市的同行汇聚江城,谈论物业管理这一共同的话题,论坛时机的把握和意义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内地物业管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创业到九十年代的创优,从新世纪与时俱进的创新到当前时不我待的创富,走过了艰难和光荣的三十年历程。三十年的筚路蓝缕,我们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肯定和歌颂都不为过;三十年的栉风沐雨,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回顾和总结都是必须。一代物业管理人艰苦奋斗所铸造的前三十年的辉煌,将成为我们实现物业管理下一个三十年梦想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谋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战略时,在设计我国物业管理的美好蓝图时,我们必须清醒而理性地看到当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六个基本问题:一是优质物业服务供应不足,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行业平均利润不断下降,行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行业专业地位尚未确立;四是质价相符价格机制缺失,市场竞争环境仍需改善;五是公共权利义务意识淡薄,业主大会制度尚未成熟;六是相关主体矛盾错综复杂,行业社会公信依然缺乏。这些问题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困扰着我们,是我们行业科学发展无法回避和必须破解的难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举全行业之力,循序渐进、攻坚克难;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发挥全行业的智慧,内外兼修、自强不息。概括地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一是重塑“外形”,二是苦练“内功”。所谓重塑外形,就是重新塑造行业的“外部形象”,具体地说,我们应该从社会管理、民生幸福和经济发展等三个维度挖掘物业管理的丰富内涵,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特别是要抓住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强调和发挥物业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补充作用,进而让全社会认识到物业管理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公众形象;所谓苦练内功,就是艰苦磨练行业的“内在功力”,具体地说,我们应该从人员素质、管理流程和商业模式等三个环节提升物业管理的专业能力,强调和遵循物业管理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市场逻辑,进而形成物业管理行业的差别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竞争能力。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核心始终是人。要做到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物业管理人的努力,都需要我们全体物业管理人脚踏实地地去思考、去行动、去奋斗、去实现。在物业管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如何建构正确的执业观呢?我想,正确的执业观可以分为四个境界,应该把握四个“业”字:第一个境界是职业,此时物业管理仅仅是一个就业谋生的手段,从业者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二个境界是专业,物业管理能够提供不可替代的专业产品,从业者通过专业活动展示特殊的专业优势,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专业价值;第三个境界是行业,物业管理是一批企业整体性的商业活动,从业者通过执业活动来展示和体现行业的形象,逐步形成共同的行业伦理和行业文化;第四个境界是事业,这是最高的境界,物业管理人应当将物业管理当作一项事业来坚守,应当以谢家瑾会长为榜样,将物业管理当作一项终生追求的事业!从职业到专业、从专业到行业、从行业到事业。我们相信正是因为物业管理这一共同的事业,我们大家才从东南西北汇聚江城武汉!我们更加相信,正是因为武汉之夏的辛勤耕耘,必将带来物业管理中部崛起的秋天收获!◇(文章为陈伟处长在长江论坛上的讲话)编辑:杨萌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中国物业管理

《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全国物业管理国家一级期刊。为您提供权威、专业、深度、实用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信息。读者对象为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