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物业管理改革发展30周年思考之三:职业化发展正当时(2)

2011-11-10 08:30 来源:admin 人评论

A-A+

职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在某刊开展的一次行业用工荒调查中,参与调查的物业服务企业有98%的反映存在人员缺编现象,其中大约有53%的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缺编15%左右。在缺编的人员中,既有工作一线的保洁人员、秩序维护员、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项目经理。因此,业界普遍认为,人才困局已经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师制度依然确立,考试也将常态化,伴随着注册、执业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特别是以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为核心的行业职业教育的开展,将逐步解决项目经理培养的难题,并将进一步促进行业人才问题的解决,业界也寄望于此举将推动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化大步踏上征程。

就现代职业教育来说,英国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逐步完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英国政府在各个时期都对职业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从法律、行政、财政投入等各方面给予充分扶持。

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直到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才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具体到物业管理行业来说,一方面,现阶段大学教育的物业管理专业设置还非常有限,北京林业大学和山东工商学院等5所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大学,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是1999年;另一方面,物业管理的职业教育也基础薄弱,以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为例,学院组建于1990年,20年来,学院已构筑了岗位培训、专项培训、专业证书班以及学历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大跨度的培训体系,累计办班近1000期,但累计培训学员人数也只有11万余人次。现实情况是,物业管理行业历经30年的发展,从业人员已近300万人,显然,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尚不能适应和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就企业自我层面的人才培育来说,业界的关注和探索由来已久。业界知名企业万科物业公司曾先后将1998年定为职业经理年,1999年定为团队精神年,2000年定为职业精神年;金地物业公司等一些企业较早地开展了管理处主任职业生涯规划;浙江绿城物业公司等企业则完成了对管理团队的整体职业规划和培训教育体系。

事实上,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也不管是哪个行业,其良性发展必然需要职业化人才的支撑。正如中物协副会长张圣哲所说的,物业管理行业抓住物业管理师这个“点”来推动职业化进程,既命中了靶心,更显现出远见卓识。

开展职业教育须多管齐下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包括物业管理师在内的物业管理行业人才职业教育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物业管理行业开展职业教育须多管齐下。

作为一项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给力至关重要。在物业管理师制度实施过程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始终积极协调、推动制度的实施和相关配套规章的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原人事部共同制定了《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等的制度,并先后组织开展了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和2010年度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执业资格注册等一系列工作。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将2011年视为物业管理师制度实行和完善的关键一年。为扎实有效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2010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的总结分析及2011年考试的各项组织工作;二是配合主管部门着手《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订,并组织《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的修订改版工作;三是推进物业管理师执业制度建设,组织起草《物业管理师执业规则》、《注册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物业管理师执业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并推动实施;四是建立全国注册物业管理师信用档案体系,逐步开展注册人员信用评价工作;五是着手开展注册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工作。

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将要开展的以上五项工作中,注册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工作被列为重中之重,为此,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将筹组“中物协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非常设机构),选拔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功底的师资,建立“全国物业管理培训师资库”,通过统一培训以提高行业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授课水平,作为培训中心的支持力量。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将以培训中心为依托,做好物业管理师考试师资培训、物业管理师继续教育和物业管理行业培训工作,包括在全国推动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培训工作,提高项目经理的职业水平;举办物业服务企业经理高级培训课程,开展行业高端人才培训等。

来自企业层面的自我教育体系,是对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教育的衍生和内化,其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以浙江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自公司1995年成立至2004年前后,绿城物业处于快速的起步发展阶段,公司把人才培育和业务发展同时来抓,至2007年,当绿城物业服务项目达3300多万平方米时,其成立的物业服务中心有96个,业务主管达到105人,副职管理人员77人,助理级管理人员118人;而至2010年时,绿城物业拥有遍布浙江、上海、北京、重庆、辽宁等省市的分(子)公司50家,专业公司11家,物业服务项目204个,员工则达到14000余名,绿城物业及时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学校,对公司的员工进行培训。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绿城物业董事长李海荣看来,对员工进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她于2010年在绿城物业特别推行了“3321人才培育工程”。即在2010至2012年三年内,公司内部新培养30名分公司总经理团队储备人才、300名项目经理团队储备人才、200名秩序维护队长和1000名园区生活服务专员,并持续开展相应的人才选拔和专题培训。此外,在绿城物业位于千岛湖的专职培训学校,将肩负起对每一位绿城物业新员工、管理干部的全封闭专题培训。

目前,校企合作开展物业管理职业教育也正在悄悄兴起。截至2010年,开设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院校已达60多所,遍布各省市。这些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既是物业管理行业人才输送的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其实,也将是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教育最佳的合作伙伴。比如,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天津商学院、深圳物业管理进修学院等都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对口培养、培训人才。另一方面,有北京鲁能、北京盛世等业界物业服务企业已主动与高校开展合作,对口输送和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英国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如果企业员工职业化水平提高一倍,就可能使该企业有10倍的机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如何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化人才,尤其是把物业管理师塑造成一支优秀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队伍,成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就此意义上来说,物业管理职业化发展正当时。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