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物业企业成本上涨 为何不见倒闭潮

2012-03-01 08:30 来源:方志东 人评论

A-A+

今年全国各地普遍调高了劳务工最低工资标准,如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21.1%。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2008年发布的行业生存状况调查统计中得出“442”的结论,即全行业4成企业亏损,4成企业盈利,2成企业持平,预计今年的最低工资上涨后亏损的企业会更多。啥都涨了,而物业服务费却十几年来一成不变,有人也许会纳闷,那为何到目前为止也没见到物业服务企业大面积的倒闭潮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物业服务成本暂时还没到达造成企业倒闭的临界点,就像一个充气的气球一样,不断上涨的成本就好像不断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当气球内部压力超出它所能承受的临界点时就会爆破,也就是说,当物业服务企业成本达到一个临界点,影响到其正常经营时,就会发生大面积企业倒闭的现象。那么为何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目前还能维持正常经营,经营成本还没达到“成本临界点”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具有前瞻性,留有“余地”

以深圳为例,1997年颁发了《深圳市物价局、深圳市住宅局关于下达我市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指导标准的通知》(深物价〔1997〕141号),具体收费标准。另外,该文件还规定,政府福利房、微利房住宅小区,多层住宅按每平方米0.35元/月、微利房高层住宅按每平方米2.60元/月。

以上收费标准从1997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直到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物价局、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关于印发我市住宅物业服务收费指导标准的通知》[深价规〔2007〕1号]的“菜单式”收费标准后废止。深价规〔2007〕1号的收费标准。

现在的收费标准与十几年前相比不但没有提高,整体收费标准反而有所下降,如高层住宅楼原最高收费标准4.5元/m2/月,现最高收费标准为3.9元/m2/月。事实证明,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是留有“余地”的。也许有人会问,十几年前各项成本比现在低得多,而收费标准不比现在低,那以前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不是十分暴利吗?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当时的生存环境比现在相对宽松。我们知道,我国物业服务行业的历程只有30年左右,上世纪90年代许多企业才刚刚起步,还没形成规模,相应的经营成本就较高。而现在物业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了,摊薄了经营成本。比如,管理一栋高层与管理几栋高层都要成立一个管理处,岗位设置、组织架构基本一样,管理几栋高层最多比管理一栋高层多增加几名秩序维护员和一两名水电维修员。显然,管理几栋高层要比管理一栋高层的管理成本要小得多。正所谓“此消彼长”,大部分物业企业十几年来基本保持一个经营成本与利润的平衡。

二、停车场收费收入的增加弥补了部分管理费用的不足

停车场收费收入的增加主要包括收费标准的提高、机动车辆的增加、堵塞停车场管理漏洞三个方面。

1、停车场收费标准的提高

深圳市物价部门曾分别于1998、1999、2001、2002、2006年五次发文对停车场收费进行了规范调整。据统计,按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停车场收费标准,小型机动车月均增加费用近200元。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停车越来越紧张,停车场收费标准的提高是大势所趋。

2、机动车辆的增加无疑增加了物业服务企业各管理项目停车费的收入

2002年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才50多万辆,2007年达到100万辆,而在2010年4月28日深圳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150万辆的大关,这还不包括港、澳及外地在深的机动车。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在造成停车难问题的同时,无疑也增加了物业服务企业停车费的收入。

3、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增加停车费收入

物业服务人都知道,十几年前停车场收费大部分都是人工写卡收费,而如今大部分停车场都已安装了智能收费系统,大大减少了以往车主给钱不要票而钱归收费人的管理漏洞。以笔者公司下属一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的管理小区为例,停车场收入在安装智能收费系统前后一年收入相差近5万元。

停车场收费的增加已成为各物业服务企业用于弥补管理费用不足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

三、关联房地产开发商的“输血”

尽管近年来倡导建管分离、要求建管分家的呼声时有发生,有的省市甚至发文,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物业管理资质的不得承接本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发的新建住宅项目,但现实却是建管一体的情况普遍存在,开发商为了其后续房产的销售,往往对其下属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费用不足时给予补贴。

四、物业服务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小区公共部分进行创收,如:出租小区会所、利用建筑外墙、屋顶和电梯做广告。有些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如:进行房地产中介交易、代业主订票、送水、洗衣等等多种形式的创收来补充管理费用的不足。但笔者认为这种多种经营终究不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主旨,只是企业求生存的权宜之计。

在节流方面,各物业服务企业加强日常管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减少费用支出。有的企业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如某企业所管的一个小区进行中水回用的技术改造,节约了日常公共用水,创造了可观的效益;有的将公共照明灯改为节能灯,以节约公共用电的支出,提倡节约意识,一张纸两面用,空调不低于26度,做到人走灯灭,以节约办公费用。

一些企业减员增效,精简人员,实行资源共享,对相距较近的管理项目采用一拖N的管理方式,采用增加工作量减少人员编制等方法来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

想方设法降低管理费用。如笔者所在企业原有4辆通勤车,现精简到一辆,减少了3辆。公司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及管理处地理位置和大小的不同,每月限额报销不同的交通费来解决公司的交通问题,如此一来,每年可减少车辆费用支出几十万元。

开源节流是物业服务企业为了应对成本上涨而最为普遍采取的一种措施。

五、拓展市场,增加规模效益

形成经营规模可降低经营成本。许多企业正是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来摊薄成本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开发商作后盾的物业企业来说,要想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开拓市场。笔者所在企业就没有开发商作后盾,但近几年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管理面积比十年前翻了一翻,否则,早就难以为继了。但现在物业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比以往都要谨慎,因为现在已不像十几年前那样,已没有了亏损的余地,除非是为了打品牌,所以一般情况下亏损的项目不会接管,而且在投标时也会充分考虑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所造成的人力成本因素。现在各物业服务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已转变为理智而不盲目。

除以上因素外,也许有的物业服务企业还有其他方式方法解决成本不断上涨对经营造成的影响。可以说现阶段物业服务企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来降低成本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但这终究不是彻底解决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危机的根本办法,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必须共同研究,尽快制定出一套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一样的物业服务收费联动机制,或制定一套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人工成本分摊办法,否则,企业成本承受临界点迟早会到来,届时对行业的生存发展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