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丽华
运用好PDCA管理工具,是对拟投标项目提高投标成功率关键因素之一。笔者从事物业市场投标工作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平时在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外,通过PDCA管理工具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假如你是一位刚刚加入物业服务企业市场部的投标菜鸟,如果你了解并应用了PDCA循环模式,那么你可以很轻易的成为市场投标达人。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PDCA循环在标书制作过程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PDCA—戴明环
很多人听说过PDCA,在百度百科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比较官方的解释: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因此又叫戴明环,它主要包括了四个部分:绩效计划,绩效诊断与提高,绩效考核与面谈,绩效辅导。通过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也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对于物业的投标文件制作而言,如何在工作中用好PDCA呢?可以简单的概况为以下四个部分:P—计划制定,D—执行计划,C—检查与评估,D—解决问题完善计划。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如何去运用好PDCA循环?它是如何提升我们的物业市场投标书编制的工作效率?
P—制定
P也就是plan(计划)的第一个字母。在市场投标工作中做好计划很重要,特别是在做项目方案的初期阶段方面,计划更重要。计划如何做?根据项目分析来做。以某政府办公楼项目类为例,投标项目方案的计划里面包括根据项目招标文件里面的投标人须知和评分标准罗列,按照时间顺序,将标书制作的时间节点和大纲目录编排完成,在物业市场投标工作中,计划是根据实实在在的数据分析而带来的比较全面的计划。因此,标书编制工作中,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D—执行
D也就是do(做,执行)的第一个字母。定好了计划,不去执行没有任何价值。制定好了项目计划,就要按照计划一个个执行,把握好时间节点,认真执行。很多时候,编写人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会因为实际的方案与计划不符,或者随意更改目录,不会按照计划去执行,这其实是市场投标工作的致命伤。没有按照计划执行,那么就意味着最终标书编制效果不佳。
以某个公共物业项目投标方案为例,在执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制作的方案和原来的目录计划会有不相符的时候,同时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要求,此刻不是要推翻目录,断章编写,而是将目录重新理顺逻辑关系,逐个调整,同时,在编制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参考资料,要慎重选取符合的条款,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而不要照搬照抄,不然容易出现更多的“硬伤”。
C—检查
C是check(检查)的第一个字母。按照计划执行了固然是好事,但是做了就要有效果。效果如何才可以判断,即通过你的check,检查。每个拟投标项目或者说每个工作都有一个监控点,我们一定要在监控点内进行检查,看是否操作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检查的步骤很简单,但是意义也很重要。
和编辑通稿类似,要做到三次校对,汇总的问题最好专项列举,也可以模拟评审专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错误大搜查。分享一个平时审稿的小技巧,比如在三审三校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项目名称,或者规章制度和方案与所投项目相矛盾的情况,很多时候不仅仅简单的替换可以解决,为了杜绝漏掉这种硬伤的出现,可以采用大纲书写,随时检查,也可打开word中的文档结构图,按照不同的层级逐一编写。
A—处理
A是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check出了问题就需要action,也就是处理。在做市场投标方案制作时,检查出的问题也会林林总总,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才可以把控整体的项目效果。不同的项目类别,处理也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循环的开始,问题可进行分类,比如图片问题,错字问题,或者页码问题
在物业市场投标工作中去PDCA,持续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在投标工作时,一定要明确PDCA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PDCA,直到问题可以完美解决。如果你认为PDCA一次就结束了,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你对PDCA还不是很熟悉,请尽一切的方法去了解,去学习它。当你真正的学会了,你会发现PDCA是如此的神奇,它会让你的市场投标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
在经过上百个标书的编撰后,会对相关的进行归类,比如建立图片资料库,物业基础板块的资料库等待,再制作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同时也要掌握基础的文字处理技巧,加上本企业的实力和管理经验,当专家打开精美、逻辑清晰的标书后,中标几率也会加高几成。就像要去一个地方旅行,当你来到PDCA的圈里,你要带上必备的生存工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律就会散发正能量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