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社区O2O:物业or not物业?【2】

2015-04-28 16:18 来源:百度百家 阅读:人评论

A-A+

只靠入场费补贴难以为继,关键是帮物业赚钱

在吃够了物业的闭门羹之后,甚至有社区O2O的创业团队开始考虑是不是得出点钱跟物业疏通一下关系?有此想法只能说明,你又天真了,还是不了解物业的潜规则。就算想打点,这个钱该给谁?给小区物业的经理?可能有些不能见光的小钱是小区保安队长接手后再与各利益关系“分赃”的,这些都得看门路的。

就算物业经理接受了你的“入场费”,但你觉得在下边执行层面时,你的产品能得到落实么?下面干活的人没得到任何好处反倒增加了任务量,你举得他们会认真执行么?物业内的工作人员可没有那么高的职业素养。

另外,物业是填不饱的“饿鬼”,你给他一次钱他就想要更多,平均一个小区每月给物业2000元,一年是2.4万,10个小区年费就是24万,100个就是240万,还想规模化?这么高的成本对创业型企业是难以承受的巨款。

而且,对于物业来讲,坐着就能收钱的事,你指望他们帮你去执行?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给物业钱,而是想办法帮物业赚钱。但怎么赚钱又是一个大问题了。

物业关系户进得了社区,但也受到诸多限制

物业是非常现实的服务业态,互联网那套理想主义在这不管用。想进社区?那么给物业入场费,要么帮物业赚钱,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有关系。天朝就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有关系什么都好说,目前跟我交流过的从业者们就有不少是通过关系才获得进入一两个小区的机会。

没有资金又没点关系,进入社区的门槛非常高。就算有关系进入了社区内,但活动范畴仍然会受到物业的限制。中小物业对于互联网那套不懂,怕任由他们瞎搞弄出了乱子,所以就算是一些合作也都会受到物业各方面小心翼翼的制约;而大型物业则会自己尝试一些业务,若不构成竞争冲突,可以允许关系户们试点做做,一旦有竞争了,或者某些业务物业自身可以做的话,关系户们离被扫地出门就不远了。

有钱任性,砸钱补贴用户,鸡血之后在墙角哭泣

这个行业也存在有钱又有关系的巨头从业者,尤其是那些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小巨头们,有钱就可以非常的任性了。他们更习惯将互联网那套搬过来,先包装品牌,搬出一些巨头入股的背景,然后向媒体谈论一些自身的优势多么牛X,经过几轮包装之后,至少在公关角度上立足了,成为众人热议的对象。

然后在用户端,砸钱补贴用户,扩张规模成为战略核心之一。通过一些减免、抽奖活动,短期内确实积累不少种子用户,但瓶颈期很快会显现,通过补贴来吸引用户是无法为继的,当补贴力度下降时用户也就失去了兴趣。例如某社区APP的抽奖功能最开始的中奖率高达1/6,但随着成本压力增加,中奖率下降到1/20以下,如此一来用户对此兴趣寥寥,新用户不来,老用户流失,有钱任性的代价就是后期在墙角默默哭泣。

物业争夺战即将开演,房产巨头们跃跃欲试

有钱的可不止互联网公司,房产巨头们各个都不差钱。事实证明,社区O2O的核心是落地,落地就离不开物业,如今房产巨头们似乎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万科、龙湖、绿地、中海、招商、绿城、保利等都已陆续开始尝试社区O2O项目。

房产巨头涉足社区O2O市场对行业而言是好事,但对创业者们而言就不是那么好了。这些巨头更乐于依靠自身实力来推动社区O2O项目,或者会选择与其地位对等的互联网公司合作,一些互联网创业者们要想抱上大型房产的大腿来发展社区O2O就比较难了。

若失去了大型房产物业支持的可能,社区O2O的创业者们获得投资的难度就更大了。另外,这些房产巨头的野心可都不小,若社区O2O可行有利可图,谁会只安心守着自身那一亩三分地呢?大鱼吃小鱼的场景已经开始上演了。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