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1年发表的《应用人类工程学》上一项研究表明,女性舒适温度约为77华氏度(约25摄氏度),男性约为72华氏度(约22摄氏度)。这也是为什么在开着空调的同一个办公室里,男同事们觉得舒适凉爽,却有不少女同事们大呼冷得受不了。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研究人员也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由于男女新陈代谢速度不同,男性和女性的舒适的温度上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尽管男性与女性的舒适的室内温度存在差别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大众还是极力推崇空调温度设置在26℃?其中包含了哪些影响要素呢?
一般来说,26℃~28℃的室温,是综合考虑了人体舒适的需要和节能的要求。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胡智伟认为,人体裸体时的舒适温度定义为25℃左,所以在26℃是大部分人人体感觉舒适。如果室内温度低于20℃,就会引起毛孔收缩,储藏热量;而温度高于30℃,人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来散热。
早在1966年,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 )便创立了关于室内温度调节准则。几十年来,这套标准定期更新,主要参数则代谢当量(简称MET ),表示特定活动(如操作收银机)所消耗的能量。这个数字最初源于对一个体重150磅的40岁男子的研究,将静止不动时的代谢当量设定为1.0MET。第二个关键数字表示服装的保温性能,参考标准是所谓的“服装隔热值”(closcale)。一名男子的职业套装,加上平时的内衣、鞋袜及配件,被设定为隔热值表上的1.0。在设计和操作建筑的温度调节系统时,工程师和物业管理人员要考虑建筑内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着装情况。举例来说,汽车修理店的技师通常穿着罩衣,并在汽车排气管周围辛苦工作,代谢当量和隔热值都很高,与常常穿着冲浪短裤和人字拖鞋、走走站站的冲浪用品店职员相比,就需要更强的降温和通风设施。
总的来说,将代谢当量、服装隔热值及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等参数代入一个方程式,就可以得出PMV值。PMV值是丹麦的范格尔教授提出的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中多数人冷热感觉的平均值。在任何一栋建筑中,PMV值应在-3(代表冷)和3(热)之间,PM V等于0时意味着室内热环境为最佳热舒适状态,ASHRA E标准建议建筑的PMV值在-0.5~+0.5之间。
对于空调的温度调节在26℃也关乎到环境及能源问题。在2007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
在日本环境部便曾发起“清凉商务”运动,强制要求政府各部夏季把空调调至82华氏度(约27-28摄氏度),以节约能源。同时环境部呼吁职员不系领带,以短袖衬衫代替外套。两年之间该计划促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约150万吨。
在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15年发布《清洁能源计划》,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减排计划。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大约40%发电厂的电量用在商业和住宅建筑上。自1980年代以来,这个数字稳步增长,其中供暖、通风和空调占据份额最大。
街道和公园变得越来越热,而家里和办公室却变得越来越冷。悉尼大学建筑学教授理查德·德·迪尔将这种现象称为“室内气候变化”,和室外气候变化不同,室内气候变化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胖—— 脂肪组织可以保存热量,也可能是因为过度降温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越是富裕国家,商场就越是寒气逼人。无论如何,如果将大型建筑空调温度设定从72华氏度(约22摄氏度)上调到77华氏度(约25摄氏度),将能节省大量能源—— 迪尔估计能节约20%到30%。
将空调设在26℃也有经济方面的效益。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将目前的空调房间设定温度(24—26度)提高到26—28度:对个人、家庭空调用户来讲,一台1.5匹分体空调机如果温度设定提高1℃,每天运行5小时能节省0.3度电,按夏季4个月计算,可以节电子36度,即15元左右。北京市夏季空调期可以节约4亿—6亿千瓦时以上的空调耗电量;在节电的同时可以减排二氧化硫约2400吨—35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60万吨.
据杭州《今日早报》报道,杭州市电力局的工作的张先生说,空调定温打高一度,电机功率就会减少约4.2%。夏季是用电高峰期,30%以上是空调能耗,如果适当调高全市空调温度,完全可以达到节能10%的效果。”2014年杭州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据杭州测温活动负责人徐逸轩介绍,“对夏季空调低于26度的公共建筑,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而主管单位杭州市能源监察中心,有效执行、落实了这一条例。”
26℃提供的是一个信号,关于我们对未来选择的信号,空调聚合起来对环境的正负影响都非常大。“未来的环境问题大部分集中于消费领域,面对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我们亟须形成环保的社会共识。在空调这件事上,环保的行为准则很简单,那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