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内地首家物业公司深圳彩生活在香港正式开始公开招股发售,并已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开始挂牌交易。作为深圳花样年控股集团旗下的彩生活社区服务平台,此举被彩生活自己以及业内一些同行,认为是全国第一例物业管理板块的成功样板,一时在物业管理业内唤来阵阵喝彩。
作为十二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故事的我,自然也觉得精彩,但是由于我不知道这是资本的胜利,还是专业的成功,所以不知道我的掌声应该给谁。当看到今天的花样年总裁潘军对媒体将深圳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定义为“社区服务运营商”时,我不禁要怀念起十二年前的花样年来。
当初的深圳花样年物业管理公司,因“零物业管理费”而掀起一场激烈的口水仗。以总经理唐学斌等为代表,假设了一个以社区综合服务获取盈利的模式,同时为了锁住小区业主的定向需求,物业管理公司以提供免费的物业服务为代偿。占绝大多数的以物业管理费为主要营收的物管公司当然给予反击,他们的理由简明而充分——这还是物业管理吗?
我们似乎已经看到历史给出的答案了。
像电影《惊天魔盗团》一样,升级版的花样年,带着社区服务版的彩生活物业管理站到了行业舞台正中央,正在为行业乃至全社会,演绎一场惊世魔术——哪怕物业管理只是道具,仍然可以让白花花的票子从天而降。除了在满场的尖叫声中兴奋而激情的人们,当初怀疑和反对这一切的人落寞而沉寂地坐在角落,脑子里面一个疑问盘旋不去:他们的魔法哪里来的?物业管理的道具到底被什么样的手法在操纵,才能幻化出眼前的绚丽和辉煌?
在我看来,今天的彩生活与十二年前的花样年还是一个生命体。像十二年来中国无数行业无数商业个案一样,是泡沫一样的癫狂并迅速破灭,还是将卓越预见孵成果实,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尽管通常是遮遮掩掩的,掐头去尾的,改头换面的,无论多大的能耐也必须改名换姓隐身幕后的资本。就像巨细靡遗的魔法舞台背后无踪无影的机关、无数的设局。唐学斌们的愿景,没有早一天实现,这是制度的耻辱;而一个挂物业管理头卖社区服务肉的项目今天得以上市,却是资本的再次荣耀。
一个“社区服务运营商”到底还是不是“物业管理服务商”,这一直是一个问题。在过去的那段时期,物业管理费的广泛欠收,让最正统的物业管理人在提问时越来越底气不足。因为不是垄断企业,因为是在物业管理行业,就缺乏制度保护,就没有银行资金支持,以至于在住宅物业领域,他们也开始不断地从惴惴不安到心安理得地考虑并实施一件事情,那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以各种形式或明或暗地利用业主资源搞多种经营。
这个时候他们自己为自己找到了解脱:卖酒的掺水是一个问题,但是卖酒的去卖水(大不了把酒当作赠品),这就不是一个问题。
当年那个自由的、天真的、好奇的、看似离经叛道却有先见之明的花样年物业管理,就像一个不断搏击以求改变自身命运的小孩,最终是依靠一个有钱人的赏识和培育而长大,现在心安理得地做一个其实卖水却说卖酒的“骗子”,由此我不得不再次怀念起十二年前的花样年来。
但这又是不是资本的问题呢?
中国历史上资本是否有过像今天的强势?技术梦、专业梦甚至专利梦在资本的面前从未有过今天这般卑贱和阿谀,城镇化、高增长、招商引资,这些制度的?头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的发展成为资本的沃土。阿里巴巴、腾讯、新浪、奇虎360……人们津津乐道的已经全部是他们的资本控制力与操纵力,很少还会有人提及他们创业时候就已经独树一帜的技术创新,也不会有人愿意提到,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都是在体制、银行、市场都不看好之时资本伸出了援助之手。
是资本追逐专业和专利,还是专业和专利主动依附资本,这在资本市场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一直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事情。然而在中国,不按体制出牌的资本却是名义上的龙套和实质上的至尊。今天发生在彩生活身上的事,被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赋予了云概念、大数据、客户和终端对接等当初朴素理念所无从表达的深奥和高效能,但是这样一个依靠资本营造和云技术成型的虚拟商圈,主要解决的是业主足不出户的个人需求问题,大部分与物业管理的专业本质无关。即便是彩生活的上市,代表的也仅是在资本市场的临时战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实业经营获得了预期效益。
资本又一次让一个曾经的小企业梦想成真。资本让物业管理跨界经营至少舆论合法,资本让那些中国大陆还在坚守物业管理专业精神的人,再次遭受冲击,同时产生新的迷茫。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4年第7期/总第2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