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反思的是“不作恶”和“不说谎”,放弃不择手段的态度,严守契约,践行承诺,在有效性之前必须解决合法性问题,我们物业管理行业就刚刚才有可能新生。 中兴,有“中华复兴”之意,意谓国家兴亡亦有匹夫之责;其实它只是一家公司,是一家拥有八万名员工的巨型国企。今天因为美国的禁令,中兴公司似乎遇到某种致命的困扰,令大家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在以往,面对这类问题及后续反应,我们通常都要掉过头一会儿,以便抑制我们的厌恶。但是这一次,作为一名物业管理者,我偶然发现“中兴事件”可能提供了某种机会,即以更有效的方式处理个人工作和公共生活的机会——毕竟在巨大的争议面前,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反思,以便判断未来该如何行事。
首先,“中兴事件”与前些时候“中美贸易战”的热点,几乎“神同步”,让人们很直观地把它理解为美国对“中国复兴”采取的“战争行为”——战争,无非是政治在另一种情况下的继续[1],作为强者或者强权者,永远不希望出现“培养竞争对手”这样一些萌芽,以及可能危险地任其发展。我们处于赶超时代,历经三十多年的卧薪尝胆,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一跃成为制造业的强国。而这其中,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在中国占据有比别国更加命运攸关的地位。今天中兴所遭遇的惩罚,一如二十年前美国对日本企业做出同类型的致命一击。施米特说得好:“政治就是区分敌我。”中国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多大程度上真的被特朗普总统当成了假想敌?国际上的确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冲突,而世界贸易组织如同物业管理公司一样,本身就是争端的产物。不是有那句话吗?“有一千个理由合作——但也同样有一千零一个理由会发生矛盾,甚至战争。放在以往,“拒绝美货”难道不也正是最好的时机?
诚然,战争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而妥协和反思需要雅量。仔细了解一下“中兴事件”整个过程就能发现,虽然它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但它的骨子里更是一家典型的中国国有企业,美国的制度对它而言仅仅是一件“服装”而已。这种情况同样在物业管理行业极为普遍。作为舶来品,我们常说是从西方、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引进”了物业管理。从香港厚厚的一本《建筑物管理条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物业管理蕴藏着非常大的经济利益和权利界定,但是这一切在内地的历险生涯就是南橘北枳[2]。普遍性的违规如影随行,一如此前中兴公司的作为,反复蔑视规则是会上瘾的,一旦业主们尝到这种甜头,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一切也脱胎于长期以来众多“先上车再买票”的地产老大哥们,官方背景越雄厚的机构,才越有资格跨制度而行,有些楼盘直至快竣工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办规划手续。诚然如任志强所言: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的确如此,买房本质上是参与制度分肥体系的一种努力,只要开发商不倒,买房肯定是正确的选择;里面惟一的BUG是物管,物管与地产的真实关系,用熊和兔子的笑话去形容颇为贴切。
在中国,一切围绕目标聚焦,规则的存在是为了淘汰掉老实人,所以,像史玉柱这样的成功大师甚至判断只有“狼性文化”才能生存,“兔子窝”不会出现好企业。中兴不是刚刚出过丑闻吗?一名姓欧的工程师自杀身亡,只因为他失去了一份如此热爱的工作。很多逻辑会透露出某种结论:中兴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而与之相对立的观点认为:中兴是自身信仰的囚徒。本质上,企业就像生物一样,有着千千万万种模式。在星际争霸当中的场景,只有最低级的生物才追求无限复制以保证某种生存的可能性。能不能这么说——“狼性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恶性的竞争文化,是暴力文化在工作生活当中的投射,如果企业信奉并遵循这种文化,那么毒素会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和身体里,让他们异于常人。进一步看,如果加班工作算是一种狼性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被视为一种时髦,那么,无论是科技型的企业还是物业管理公司,它们都难以从员工的自我驱动和创新当中获得力量。
作为一名饱经业主之痛的物业人,我之所以对青岛、济南的几家地产开发单位一直怀抱着强烈的认同感,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保守主义”。就发展速度而言,他们不算成功,但是,他们对产品本身能够负起责任,似乎也只有“良心开发商”能对员工同样抱有某种温情。我的目标不高,企业本身是一种利益的载体,没有必要用伟大去形容,只要生存下来,就算胜利。
如果说没有伟大的企业,但一定会有伟大的、受人崇敬的、有尊严的企业家;如果存在这么一种共识:今天中兴公司所遭受的惩罚是它应得的,它也就成了中国自救和物业管理行业重启的良机。当三名中兴领导推着行李箱奔走在机场的时候,和物业管理的老总们失去他固有的“领地”一样,他们必当愧疚于自己的无能和懈怠。毕竟,华为任正非也一直这么走在机场,同时他也一直怀抱着深深的危机感[3]。当作恶、违规和说谎在企业的领袖当中视为一种能力,那么,即便中国出现再多“巨无霸”型的企业,它们也都不会“长生”。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资深专家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评价是“大而不强,小而不美”,源头在于我们的企业家们缺乏自我生存和创新的力量。
知常曰明[4],自净者白。今天的处境,很多人已经说出了正确答案:我们依靠什么活着?怎么去赢得信任?在本质上,并不是所谓坚船利炮,或者制度文化主宰了国家和社区的差异,而是一个普通人的认知结构。吴敬琏和《人民日报》都从不同侧面去反击那种“制造中国芯”的言论,这种言论表面上看并不危险,甚至代表了某种正义,但是本质上,它们把斗争扩大化了,文革的余毒和狼性的法则即使放在政治场合也不是普遍适用的,非此即彼或你死我活的关键争夺所产生的恐惧将长期无法消除,但一个人在社会上,合作依然比斗争要普遍[5]。中美关系肯定是商业伙伴、竞争对手和敌人之间的混和物。所谓中西文化相结合,如鲁迅所言:“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却是在煮自己的肉”,故陈独秀有言:“欧洲输入之文化,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6]。中兴的行为,在美国看来,是可耻可恶的欺骗,而在过去的中国看来,是聪明灵活的策略。美国人一贯遵循着“以牙还牙”的博弈策略,并且“外加百分之十”[7]。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众多的合作者,但也同样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死敌。过去颇具嘲讽意味的是:契约的仪式感被中国直接傲慢地拒绝了,所谓尊严也是如此——中国人确实在生存能力上独树一帜——我们是著名的内在性民族,也正因此,中国有了三千年延续的文明,还能不断地吸收并消解外来的民族和文化。但是在近代美国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惊奇地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共同体也在加速迭代:从杀戮和奴役的罪恶起步,美国以其分裂的特征也证明了它在文化上的包容性,它能够惩罚像辛普森这样的明星,能够让林肯、肯尼迪这样伟大的人物死于暗杀。今天的中国和美国,都是为了力挽颓风。两种文化的交汇,使“中兴”和“物业管理”一同进入了某种黑洞式的漩涡。
如果欺骗真的有价值,你可以这么做,但怎么看物业管理企业都不存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不需要扔炸弹,仅仅是贸易惩罚,十四亿人的中国就能回到石器时代,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历验过的,这样的历史令人不寒而栗。那么示弱能否在这一次博弈中有效?正如一直以来物业管理人不断地自我贬低,似乎一切于事无补,既不能赢得尊敬,亦不能得到宽恕。“欲盖弥彰”、“打草惊蛇”已然成为中国的现实,剩下的就是“亡羊补牢”、“洗心革面”。如果我们反思的是“泄密”或者仅仅通过盗窃和欺骗制造自己的“中国芯”,现状一定会继续滑落;而如果我们反思的是“不作恶”和“不说谎”,放弃不择手段的态度,严守契约,践行承诺,在有效性之前必须解决合法性问题,我们这个行业就刚刚才有可能新生。
注释:
[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2]成龙说得好:只有一种电影叫中国电影;而这里,“中国物业管理”意味着它是独立于其他行业的一种事物。
[3]很可能在近年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成为企业家,本身就意味着步入深渊。如尼采所言: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4]老子在《道德经》里不止一次提到“知常曰明”,当然,也有“自知者明”。
[5]见前面的那句话:“有一千个理由合作”。
[6]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7]尼克松和基辛格经常说类似的话,也就分别写在他们的回忆录里。
“中兴危机”
当地时间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对中兴通讯的制裁。
美国商务部将禁止美国公司7年内与中兴开展任何业务,包括软件、技术、芯片等零部件销售均在限制范围之内,直至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
美国政府对中兴的调查却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2年,美国就对中兴违反禁令向伊朗输送设备展开调查。
来源:品玩网,《一场灭顶之灾,中兴危机的始末与时代启示》,http://www.pingwest.com/us-cut-off-zte-supply-chain-for-7-years/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8年5期/总第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