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营造相似的“频道”是物业管理的必经之路

2018-06-28 14:47 来源:王振太 人评论

A-A+

当你在自己设计并引导出来的“磁场”里与业主见面时,突然间发现他/她的思想的频率与你非常接近,你们之间的沟通就会非常容易产生共鸣,甚至互相触发灵感。于是本来烦恼的接待一下子会变成朋友间的闲聊,甚至会在沟通中不经意互相感应对方的心声。

营造相似的“频道”是物业管理的必经之路

有些问题,我们从过程上看可能非常复杂,但从结果上分析,又是那么简单常见。其实,简而言之,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罢了!忍不住想到这点时,就会感叹人和人之间为何会存在“磁场”这东西。你有这样的感触吗?“磁场”对了,就聚在一起了;不对时,怎么努力都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我与你不是一个频道的!”

频道是什么?有形的、无形的,包括看得见的影像、听得到的声音,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都会不断向外传递你身体中的磁性,不断地向外散发着你的“三观”或喜好。我时常在培训中问学员:“会不会经常感觉,有件事曾经做过?经常感觉,有些人曾经遇见过?”归类!引导所谓“三观一致”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样的世界才精彩万分,是不是?

你想去做一件事,就必须开始拼命去想!然后再拼命去找机会落实,即使从细微的、看似毫无关联的关系中投入。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磁场效应一定会制造出一个属于这件事的频道,而且在同一频道中出现的人或事更容易达成共识,最终助你完成愿望。当然了,也有许多事并不一定能如你所愿,但是如果从开始时,你就给自己的行动过程设置了许多框,那么达不成结果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你的“三观”已经与频道走偏!

4月中旬,我参加了一场业内同行的业务交流活动。在聊及物管公司的互联网营销推广模式时,有位同行不无自豪地夸夸其谈,我实在忍不住问他:“一线员工认同公司的作为吗?”“一开始抗性很大,经过一年多硬性的行政措施要求,现在员工已经习惯了,执行力也增强了!”在给其管理力点赞的同时,我只能为那些坚持了一年争斗的可怜员工发点“同情粉”了(既然斗不过,只能屈服)。

在管理中,我常从两种不同的角度问自己:1、所谓正面理解,即制度强制、规矩开路;2、场景制作、引导制度完善。第一种是大陆法系中常规做法,比较合乎时下国内企业;第二种应属于海洋法系的管理思路,在时下环境中不属小众(许多人会认为较理想主义)。

人是习惯性动物,一种习惯是被硬性地、反复地灌输出来的。这种习惯是被动养成的,再提升时,必须由制造习惯的高层重新制定,然后再强灌。这些习惯了接受指令的下属员工能主动地提升新习惯的可能性不大。另一种习惯是被诱发出的主动性,制作者是基层,企业高层认同其好的意见之后,协助其向整个企业推广,并不时地相助其改进(或刻意,或有意无意地引入与其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参与)。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它将会变成一部永动机!频道对了,磁场中的信息就相对一致了;频道对不齐了,不同思想频率的人能顺畅地和谐相处吗?这时如果让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大吗?难!而且还容易产生更尖锐的矛盾。除非其中一方用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或经济手段)将另一方折服(就如同前文那位同行所在企业的行为),当然,对这种做法一定要有“不欢而散”的心理准备。

换一个层面,物业管理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在服务频道与被服务的业主(租户)的频道一致吗?看似很专业的服务不是受众所需要的,那么“曲高和寡”的专业是企业行为吗?是不是应该改行去从事更小众的艺术或科研?企业服务中,最难的是人际关系的维护——也就是付服务费给我们的受众的感受对不对得上我们设置的“频道”。你告诉人家,我们如何帮大家妥善管理好了维修资金、每年合理的投入了多少次中大修……但别人却认为我们又借故做了多少次“出笼”的动作!当我们抱怨业主(租户)不理解,与这些强势且无理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时,有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为何会有费尽口舌地解释半天后,也得不到一句理解的结果?相信大家身边总有一些在大会或小会上,满满正能量,散会之后却总是抱怨不断的同事或朋友,你相信他主导的企业文化能服务好受众吗?

我们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应该主动营造一个或多个不同场景的磁场频道,不要刻意回避具有相同兴趣、话题的业主(租户)聚在一起。我们在顾忌可能会遇到这些志同道合的阻力时,是否也可逆向思考一下,如果在跟进某事前先与他们达成共识,推动此工作的阻力会大吗?许多时候,别人越不让做,而想做的人越做得起劲。是不是这个理?轻易得到的反而不会太珍惜。当然,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于刻意经营,这种被制造出来的与业主“相似、合拍的频道”关系,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异议,导致物极必反!

看过一本写吸引力的小说,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人类的思想具有一种磁性,它是能量的一种表征,是物质;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进行物质的传递,产生吸引力,尤其在有相似思想的人身上、在敏感的人身上以及在意志薄弱的人身上,产生的吸引力更大,从而影响其思维甚至行动。”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会引起物理世界的变化,即吸引与上述思想一致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经验,且通过或不通过行动获得这样的经验。这个过程一直被描述为“吸引力法则的和谐共振”或“你获得你所想的,你的思想决定你的经历”。如果我们在做物业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多走走、多听听、多交流沟通,利用互联网技术(但不能太过于迷信),那么,我们服务区域中的业主(租户),哪怕“频道”再多,沟通的通道也会被建成并顺畅运行。所谓坐等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反馈后才行动不是物业服务一线人员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面对面”的50米体验才是物业管理服务的精华所在!

让工作变成兴趣的前提是,你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被受众所认可的。由自己营造并引导的频道(当然可以是根据不同兴趣营造不同的频道),才有可能在这个磁场里漫游。相信,工作将变成一种兴趣,快乐且简单。

让我试着梦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当你在自己设计并引导出来的磁场里与业主见面时,突然间发现他/她的思想的频率与你非常接近,你们之间的沟通就会非常容易产生共鸣,甚至互相触发灵感。于是,本来烦恼的接待一下子会变成朋友间的闲聊,甚至会在沟通中不经意互相感应对方的心声。在这方面我有过感受,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

写到这里,突然间想起这周与一位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聊天时,他给了我一本他创作的散文集,封面上特别画了一支小蜡烛。他问:“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我说:“我懂!”许多在别人听(看)不懂的梗、说不清的情绪,如果此时频道相似或对上了,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8年5期/总第423期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现代物业杂志

《现代物业》杂志是全球物业管理、设施管理中文独立传媒,中国物业管理、设施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