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未来的工作方式:来自WeWork的解读

2018-08-27 11:00 来源:余昇鸿 人评论

A-A+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18年07期

我是第三代新加坡人,很久以前就来到中国。1990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人们还在使用外汇券。2003年,我第二次来到中国,作为建筑师,参与了上海新天地项目的建设,看到当时中国餐饮、消费的习惯有了很大的转变。2008年-2010年再度来到中国时,我又见到了奥运会、世界博览会怎样改变了中国的城市。

近十年以来,中国有将近3亿人涌入城市,接下来,还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进入城市中。人们涌入城市之后,带来了四种新的方式——集聚、共享、体验和社区。

集聚。即便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人还是希望和人聚集在一起,因此人们在涌入城市之后的居住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商业不再仅有商场,而是进入一种综合体模式。这种模式开发不只吸引前来购物的人,同时也要吸引不购物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很多开发商不但要考虑面积上的利用率,还要考虑如何建设供人们体验、活动的地方,以此来聚集人群。

共享。中国在共享经济方面是领先的。我一年有两三次回新加坡,回去之后也还可以用支付宝,坐出租车有半价折扣。

社区。此处所指并非仅是住宅社区,还包括办公社区、兴趣爱好社区。因为在庞大的城市中,人们更有意向形成社区。

联合办公。很多人不太理解联合办公的含义,认为指的就是多人坐在桌子旁边进行互动和讨论。其实联合办公并非这样简单。

WeWork怎样看待联合办公呢?

联合办公所要打造的景象是极富有互动性的场景:欢迎空间、休闲空间、较为私密的办公空间、公共活动空间、餐饮空间——这就是综合性办公空间。

目前,WeWork在全球有将近300多个办公点。我们在每座城市都会考虑当地文化的特点。设计和建设团队在项目建设中会考虑运用当地的材料、元素和文化。我们也会与当地艺术家合作,带动室内空间的设计。

在联合办公空间中,人们在办公时,也会想到怎样与旁边的公司进行互动。我们也常常跟其他办公会员合作。例如,他们使用办公场地来作瑜伽场所,而瑜伽场所旁边就是办公场所的咖啡和沙发桌。

在联合办公的设计、建设中,我们会考虑到人在性格方面的差异。从灯光等硬装,到怎样布置咖啡机、茶杯,都是经过悉心设计的。这使得在这里举办活动时,不管是谁都可以很好地参与其中。性格外向的直接参与活动,性格偏内向的也可以在后面的会议室或上面观看活动,或在旁边品尝啤酒、咖啡。

很多时候,人们在办公区很少有互动。于是,我们制造了一个中心点安放咖啡机。咖啡机的数量并不多,我们的理念就是让人们排队等咖啡时,可以和旁边的人谈话。

我们在上海威海路有一家旗舰店。八十多年前,威海路曾是鸦片场。1949年后,建设成为五金元件工厂。2015年,我们对之进行了重建。当时的威海路都是居民区,并没有什么商业,非常安静。在设计上,我们借鉴了上海弄堂文化,也引入了酒店情景的理念。其中设置了大活动区,白天用来办公,下午五点半之后人们可以聚集在这里举办演讲活动,周末还可以举办宴会。

未来的工作方式:来自WeWork的解读

WeWork上海威海路旗舰店

联合办公有很多优势,这在国内外的杂志上都有报道。千禧一代的年轻人,职场中40%以上的人对工作环境有着很好的愿景。将办公环境打造得非常舒适,可以让他们感知到团体精神,也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这对于公司有很大的帮助。

WeWork很注重科技,使用了BIM,运用3D扫描找到关注点。寻楼、设计、建设、运营一条龙。我们进入业主方之后,在他们的办公点重新组织设计,改善、建造和运营。通过WeWork的社区管理,帮助公司有效率地进展和开发。

我们使用了很多科技方法。在设计上使用了一种分析软件,来确保设计的方方面面,如确认灯具、电线、管道没有受到任何冲击,从而确保施工时间。同时,也会与施工方沟通施工顺序,以确保工程效率。

不光在设计和建造上,我们在运营上也会不断地进行分析,诸如哪些地方不是很常用,或者使用效率比较低,再不断加以改善。

我们拥有自己的App,确保大家可以迅速预订空间,进行社交。这些沟通不是在一栋楼中,而是扩大到城市与城市之间,乃至海外。深圳、北京、上海的会员都可以相互沟通,还可以和国外的WeWork会员沟通。据统计,70%会员会通过我们的App互有往来,50%有生意上的往来。

有人说,我们是联合办公的公司,其实不是。有人说我们是科技公司,其实也不是。有人说我们是活动公司,当然也不仅仅是。我们是一家社区服务公司。

公司的创始人米盖尔(Miguel)和亚当(Adam)于2010年相识,之后创造了WeWork。每年七八月份我们都会举办活动,将全球WeWork员工聚集在一起。2018年8月,将会有五千名员工在伦敦会面,虽然花了很多钱,但我们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大家都能聚集在一起,我们的Slogan(口号)就是“在一起”。

WeWork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也会关注所有会员企业的文化,近年来有很多大企业来到我们面前,世界500强的公司中有25%是WeWork的会员。

无论科技还是办公点,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人。怎样让办公空间更具人性化,这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要为人们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未来的工作方式:来自WeWork的解读

余昇鸿

现场问答:

提问:过去几年联合办公的发展态势在国内非常迅猛,您如何看待联合办公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这种火爆的市场行情的背后,驱动原因是什么?

余昇鸿:我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回答。火爆的市场行情的背后驱动有两个因素:一是互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很多公司表示,千禧一代人群的办公方式、兴趣爱好、科技理念和以往的人群都不一样。那么,如何对待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业发展愿景呢?我们通过互动让这些年轻人明白团体开发是有参与度的。这也包括我们跟业主方的互动。WeWork每落户到一栋楼,对周边,对业主方或开发商综合体商业的互动都具有影响力,让整个社区、产业腾飞起来。

讲到连接,相信大家都有微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希望在朋友圈得到响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同家人去日本大阪游玩,七点半发生了地震,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很慌。不到一分钟,地震就停了。后来我看朋友圈,发现太太在地震发生后的不到两分钟就发了朋友圈,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还想着跟人家联络,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只是城市与城市的连接,还包括城市与国外的连接。

在纽约,每两三个街道就有一个WeWork。其实全球拥有共同的办公性质,只是每个地方的文化不一样,比如美国人不喜欢共同进餐,而中国人却喜欢共同进餐。WeWork在中国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2016年在上海和香港设置了4个办公点,2017年在中国设置了10多个办公点。2018年这些办公点将扩大到40个~50个,这是3~5倍的扩展率。接下来我们在深圳、广州、成都也会有开发。

作者为WeWork大中华区产品开发副总裁。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8戴德梁行Think-In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编辑/艾君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现代物业杂志

《现代物业》杂志是全球物业管理、设施管理中文独立传媒,中国物业管理、设施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