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武汉下月起施行新规 大中小区公开招标选"管家"【2】

2014-04-22 13:53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探因:房企钦点入驻物业不敢得罪

“小区承接查验,对业主居住品质影响很大,如果小区本身存在明显设施、设备缺陷,物业服务再好,也很难让业主满意。”全国三甲物业公司——长城物业(武汉)公司总经理陈艾华,这样解释“物业承接查验”意义。

按正常流程,小区在正式销售前,开发商就必须选定物业服务公司。签约后,物业首先要对小区工程、保洁和秩序,进行查验。针对不合理的地方,需通知开发商整改。从售房到交房一般都有1—2年时间,足以整改设计缺陷细节。

“这些问题对有经验的物业公司,一眼就能发现,而且整改成本并不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物业根本不敢给开发商提要求。

目前,武汉大多数开发商选择物业时,不向社会公开信息,而是邀请3—5家物业参与招标,最后选定一家。这导致物业公司的业务,完全由开发商“派活”。面对物业提出的整改要求,一些看重口碑的大开发商会积极调整,但那些只有一个项目的开发商,就会置之不理。

“要求太多,他下次就不邀请你,甚至列入黑名单,你的业务就越来越少。”武汉一家物业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如果太过强硬,不仅会丢掉下次合作的机会,即便对已签约小区,“得罪”开发商,也有麻烦。比如房屋出现漏水,业主只会跟物业反映,再由物业联系开发商维修,若对方不配合,物业也没有能力维修,业主被激怒拒缴物业费,影响的还是物业的收入。“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大事化小。”

“物业当然希望小区的缺陷都能整改,否则一旦影响业主生活,业主只会把火撒到物业。”丽岛物业副总经理徐有礼认为,但房地产整个产业链,物业在最末端,其被动地位是天生的。

尴尬:弟弟监督哥哥物业怎能硬气

比起一些找“有关系”的物业入驻,问题更麻烦的是,很多物业公司和开发商本来就同属一家总公司,让弟弟监督哥哥,效果可想而知。记者了解到,武汉有1800余家物业公司,其中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背景的占六成左右,其中不少物业公司就是掌管着自家房产公司开发的楼盘。

记者了解,对物业提出的整改要求,开发商是否接受,没有硬性规定。一些大开发商,虽然更重视物业的合理建议,但综合多家物业公司的反馈显示,整改率也只有50%左右,能接受70%就算非常配合。

“物业提出的意见,多是从后期管理角度考虑,但开发商要综合考虑美观度、对购房者的吸引力等指标,来设计小区。”武汉一家开发商分管工程的老总告诉记者,这就决定了开发商不可能100%接受物业的意见。

比如开发商为提高房产价值,总会给小区设计一些华而不实的设施,比如喷水池,初期可以成为卖房的亮点,但后期维护运营,每月仅水电费就过万,物业又无法承担,就会导致设备长期闲置甚至电路失修,还带来安全隐患。“如果物业和开发商同属一家公司,物业提出反对小区搞喷泉、种植名贵树木等不易维护的设施。做最后裁决的总公司,优先考虑的当然会是房子好不好卖。”武汉一家物业公司管理人员说。

改变:面向社会招标独立专家打分

武汉市房管局物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邀请招标确定物业的方式,整个招标过程不透明,可能导致部分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倾向选择更“可控”的物业,而物业又对行使职责有顾虑,最终导致业主权益受损。

正因如此,该局出台新规:今年5月1日起,武汉总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前期物业公司不能由开发商“钦定”,必须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前期物业,是指小区交房前进驻的物业公司,如业主想更换物业,需成立业委会投票。因此前期物业要服务小区至少3、5年,甚至长时间。)

新规明确,20万方以上小区(约占新建小区一半)要招聘物业,必须通过全市统一的招投标管理平台,发布信息。而在最为关键的评标过程,将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并由第三方物业专家(开发商人员不得超过1/3)打分,确保对物业公司的选择更为客观。

“在物业招标中形成公开竞争和淘汰机制,不能再完全由开发商主观选择。”武汉房管局物管处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就是要让服务水平、服务意识最优的物业进驻小区。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