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从管理向服务 用服务促管理

2016-03-22 08:30 来源:扬州物业网 人评论

A-A+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纲要》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要求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已然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3月14日,扬州市物管中心正式搬迁至房管大楼一楼服务大厅,这次的搬迁不止是办公场所的更换,更是对政府职能转向创新服务的有效实践。

从“办公室”到“窗口”优化服务模式

物业管理中心的业务涉及到居民的投诉、基本物业服务、维修资金的使用与归集、物业项目经理备案等等,服务对象包括普通市民,也包括物业公司以及物业人员。业务内容多样,负责的人员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不少市民在寻求服务帮助时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该找谁。

现在办事人员走出了“办公室”,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所有业务部门聚集在一起,方便市民前来办理业务或是咨询投诉。市物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项目经理备案工作来说,办理人员可以在一楼大厅的自助服务区自行操作,进行项目经理备案,但时常有办理人员并不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或是进行中存有疑问,于是需要电话联系或是直接前往物管中心办公室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十分麻烦。现在搬到大厅后,物业人员有任何不清楚的问题便可直接到窗口询问,实现零距离交流。

全程公开透明健全工作规范制度

成为“窗口”单位后,服务的全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实时被监督,这不仅是对市民的监督,更是对办事人员的监督。

简单来说,如果有市民前来投诉,那么市民的投诉全过程都会被大家看到,也会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办事人员的行为被实时监督,如果服务态度不端正,或是拒绝履行自己的职责等,市民可以凭此维权。

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对办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健全工作规范化的建设,提升自我素质,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信息化运作提升服务效率

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构建大数据系统,让办事流程更为简洁、高效、精准。据悉,市物管中心已搭建了行政监管系统,涉及对物业从业主体管理、维修资金管理、招投标管理、投诉管理等多种业务内容。行政监管系统的搭建,实现了对物业企业的实时监管,同时部分办事手续、材料可直接通过网上申请、提交,无需前往服务大厅办理,大大节约了市民以及物业企业的时间与精力。

比如维修资金的申请办理,现在,物业公司可以通过维修资金管理系统(企业端)申报维修资金,将所需的纸质材料的电子档直接上传,就能“在家”一键申请,无需前往主管部门办公室完成现场申报。信息化的手段,让服务更加便民。

从服务向管理转变,用服务促进管理,市物管中心正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推进物业行业管理的精细化,提升市民的满意度。(扬州物业网高静)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扬州物业网

是由扬州市物业管理中心、扬州市房地产信息中心指导建立的扬州市物业管理行业网站,由扬州金房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