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业委会该与社居委、物业“打”成一片还是打成一片?

2016-08-12 09:08 来源:江南晚报 阅读:人评论

A-A+

这个暑期对于美林湖小区的家长们来说,每天下午都能把孩子送到小区的免费辅导班,吹吹空调凉爽舒适,又能学些知识。至于孩子表现好不好,打开手机或电脑的客户端,随时能看到孩子在辅导班上的表现。这个辅导班由业委会牵头,社居委提供场地,为业主们提供了照管孩子的“后花园”,这也成了该小区业委会和社居委合作共赢的一个良好典范。据了解,有些小区业委会成立困难,即有人认为业委会是“斗士”型的,整天维权争利益,但该小区的尝试似乎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小区托管班免费照管业主孩子

踏入美林湖小区大门,暖色调的外立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小区的一间活动室里,有大屏幕的投影仪、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椅,这里是美林湖“四点半课堂”的“根据地”,在钱桥地区还是第一个。每天放学后,有40多个业主家的孩子来这里做作业,最晚可以到晚上8点多。一名业主表示,他上班比较远,以前孩子回家没人管,到处乱跑。他6点到家,孩子的作业一点都没做,他为这事烦恼不已。有了这个课堂,基本上孩子的作业在他下班时就能完成。除此以外,孩子有什么不会的地方,课堂里也有专业辅导老师解疑答惑,让他省心了不少。“四点半课堂”在这个暑期,则变成了暑期托管班,每天下午的1点到3点开放,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在教室的南侧上方,有一个360度的摄像头,家长们可以方便地打开客户端,随时调看孩子们在课堂里的情况。“如果孩子说去课堂了,实则半路出去玩了,通过摄像头,就能很快发现问题”,小区业委会主任金鹏如此表示。据介绍,小区业委会共打造了8间活动室,社居委砸下30万元左右装修,都安装了摄像头,让公共区域能够为业主所用,安全问题也能在眼皮底下得以把控。

社居委和业委会成了“一家人”

据了解,美林湖小区共分四期开发,是个拥有2300多户业主的大型社区,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业主入住。不过,小区里约有三分之二的业主都是来无锡打拼的新市民。很多人工作在城区,当时看中了这里的房价较低,选择在这里安家置业。

2014年11月,小区成立业委会,时间不算长,但在与社区关系的处理上可圈可点。金鹏说,部分业委会成立之初,就把社居委放在对立面,觉得他们是和开发商、物业一个阵营的,但他们没有如此。从业委会筹备开始,他们就和社区合作,一步步走程序,保证所有的环节合法、合理。对于一个新设立的业委会来说,这一定位,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苏庙社区驻美林湖小区工作站的张一平表示,按照他们的经验,小区成立业委会后,无论是停车、绿化,还是物业服务,其实都比原来有所改观。其实从美林湖业委会成立后来看,他们为社居委分担了不少压力,让社居委省心了许多。张一平举例说,小区好多都是新市民,他们虽然在这里买房,有的户籍并不在这里,有的则和社居委没有任何交集,要搞个活动,都没人响应。

但业委会不同,彼此都是邻居,在小区环境等各种问题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些出发,社居委把自己的办公用房腾出空间,帮助他们装修,让小区有活动空间,增加凝聚力。现在美林湖小区的许多活动,都是社居委和业委会共同合作,一起为业主服务,号召力很强。像这两年的小区春晚,社居委提供方案、礼品,业委会策划、宣传、拉赞助,各显神通,把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张一平说,“以前社居委想做件好事,给居民送春联,没地方可去;现在则和小区居民们打成一片,别人也认可了”。

借鉴

业委会不做“斗士”,做服务

金渠律师事务所的蔡全义律师表示,锡城一些业主,往往是本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在维权过程中慢慢成了业委会成员。这一经历会使一些业委会成立之后,过于注重利益之争,对于小区管理和建设方面关注较少,往往得不到其他业主的认可。而有的业委会和物业之间矛盾很深,彼此贴“大字报”,互砸东西,小区成了战场,怨声一片。

成立之始,在解决小区管理问题时,也走过一段弯路。正像有些小区业委会一样,经常去物业办公室吵架,最终物业见了业委会就躲,不碰面,不接电话。目前,美林湖小区的业委会也在逐渐理顺自己的定位。他们把一些涉及小区业主利益,需要维权的事交给律师事务所去做。他们把律师请到小区,告诉大家遇到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拿不到房产证,就该找开发商,不交物业费没用。

为了更快进入角色,他们去好的小区参观,比如向晴山蓝城小区学习车位管理经验,和物业一起努力,渐渐改善了小区道路上乱停车的问题,使得内部交通慢慢畅通。为了让更多业主参与小区事务,了解小区现状,他们将业委会所做的事情,通过微信平台和QQ群等方式,向业主公开,赢得业主信任。

业委会成员还自行开发小区办公平台,协助物业做好小区管理工作。在这个平台上,物业需要将每天接待业主的事项上传,诸如“114号楼的电梯打不开,车库灯不亮、5楼业主空调管漏水、车位被占”,哪位业主反映的,如何处理的,都要一一备案。业委会成员和物业工作人员都能通过这个平台看到业主们的诉求,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他们每周还会对业主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看看小区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和改善。这样物业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每天要处理的事能有个记录,不至于遗漏。

除此以外,业委会自己也有投诉平台,有专人负责处理业主的各类问题。他们最近还自行制作了一本业主手册,规范小区的各项事务,成为其他小区争相借阅的范本。(黄孝萍文/摄)

回音壁

本报“成立个业委会咋这么难?”见报后,市民有话要说。

一名读者来电表示:希望组织成立业委会协会,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各业委会工作。

某业委会的方先生认为:业委会成立需要房管、街道和派出所多方协同,多头管理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好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在对接时更加方便。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