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浙医二院急诊室祝大伯
寒风凌冽,急诊预检大厅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门口一辆120呼啸而来。
打开车门,
“咔”
一个漂亮的动作,祝大伯就把担架从120车上放了下来。
祝连海,我们亲切的称他为“祝大伯”。
一、扫地僧——运送过程中的专业性
很多人不太了解急诊运送的工作。他们用轮椅、平车负责急诊患者的每次检查、手术、住院、标本的工作,协助医护人员一起从死神手里夺回患者的生命。
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不简单!
“祝大伯,复苏室一床现在需要做CT”,“复苏室一床考虑什么毛病”,“是个多发伤的病人,劲椎也有损伤,用呼吸机的”,“好,知道了,我马上过来”......不一会儿,祝大伯就拿着转运呼吸机、转运班、氧气筒出现在复苏室一床的床尾,和医生、护士一起将病人处置妥当,祝大伯把转运板放在病人的身下,将病人身上的转运呼吸机、转运监护仪、微泵等仪器安置在床上的空隙处,以免在转运过程中使得仪器掉落而影响病人。
一行人来到了CT室,“大家注意,家属到另一边过来帮忙,拎着这个转运板的间隙,来,我们喊一二三的时候把板拉过来”,“来,一二三,病人便稳稳当当的被放在了CT台上”
运送病人不仅要快,而且要稳,尤其是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疑难复杂危重症的病人,虽然医护人员会权衡利弊需不需要转运,一旦出了抢救室的门,即使带上了转运仪器和药品,做足充分准备,但也是一种“冒险”。祝大伯任何时候,任何细节都会非常注意,上下坡、进电梯、过床等等。“每次转运这样的病人,有祝大伯在我们都会安心许多”。如果医护人员是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那他们就是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卫士。
当运送病人上下坡时,祝大伯总是会使病人的头部始终在上的姿势;当外出时,祝大伯总是会把病人的被子拉好,外面冷,不要着凉;病人住院后,祝大伯会主动整理床单位,把床罩、被套、枕套等拿去消毒......看似很小的事,里面却包含着转运的原则、人文关怀、医院感染等等。
每当碰到绿色通道送血的病人,祝大伯都会守在化验室门口,等病人的血化验结果,“因为这些化验结果很重要,早点出来,医生、护士就可以早点知道是什么情况,病人就可以早点得到治疗”,而一旦祝大伯守在门口,化验室的工作人员也会在第一时间出结果。
扫地僧,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武功极高的高僧,隐居于少林藏经阁,日常功课是扫地。扫地僧看似默默无闻,实则经验才绝。祝大伯是科室里的“百事通”:知道新搬的科室在哪个楼层;知道这个标本应该送哪个部门;知道今天谁上班,谁休息;甚至知道片子里哪个地方出血了,需不需要手术......
二、好队长——以身作则的祝大伯
祝大伯担任着急诊室运送组组长的工作,也是13位工人的“队长”。“我们队长,人很好啊”,每当别人问起其他工人时,工人们都会赞口不绝。很多人嫌抢救室运送工作累、辛苦、收入低,但是祝大伯总是起到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现身说法,稳定了运送工人的队伍。在工人们心中,祝大伯就是这么一个“好队长”。
祝大伯在科室里总是主动去帮助医护人员,很多年前,急诊室躺了个无主的病人,祝大伯会在工作空余时帮助他买饭吃,帮他解决大小便问题,一直照顾到病人去世。
祝大伯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午饭和晚饭各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祝大伯总是把那个时间用来工作。急诊室的病人不可预测性较强,下一刻不知道会来什么样的病人,有时留抢病人需要紧急运送,祝大伯就放弃休息时间来工作,甚至把病人全部处理好才去匆匆扒几口饭......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
“祝大伯,为什么每天看你都是那样的很有精神?”
“因为我在工作啊,每天都很有精神,病人和家属就会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急诊了!”
在社会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少不了浙医二院急诊室,也少不了祝大伯的身影,“7.5公交事件”、“杭州和平广场美食城起火事件”、“滨江群租房起火事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祝大伯都能迅速到场,组织着工人们有序的运送物资、病人、消毒物品,为救治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三、“科室需要我”——美好年华献急诊
从32岁到53岁,从1997年至今,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两鬓略有斑白的青年人,无数个日子里,祝大伯都不曾离开过,祝大伯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急诊!曾经有个非常好的机会摆在祝大伯面前,进入管理层,但是祝大伯放弃了,“我还要呆在急诊,一直到我干不动为止。”
“偷偷告诉你啊,我还有个任务,就是发现医院退休的老员工来急诊看病时,就要跟预检台的护士说”,随着医院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急诊的队伍,医院里有很多退休的老员工,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祝大伯在急诊的工作年限很长,很多医护人员在祝大伯眼里来来去去,祝大伯就这么起到了一个“文化传承”的作用。
有时碰到看病的病人行动不便时,祝大伯总是过去帮一把;看到病人床栏没栏好,祝大伯总是会去拉上床栏;把平车、轮椅及时充气;换好床单、被套、叠整齐......
科室里的工人很多都来自农村,农村里每到节假日都有团员的习俗,尤其是春节,这时候祝大伯总是让其他工人先回家,用祝大伯的话说“科室需要我”,是的,每到节假日,门诊停诊,急诊加强,急诊室就会到处挤满了病人,急诊室就会特别需要人手,而祝大伯会选择留下来和医护人员一起面对节假日的“人潮”。
“祝大伯你多少年没回家了”
“恩”祝大伯明显停顿了一下,“好多年了”
“这么多年想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吗”
“想,当然想,但科室里比平时更忙,我得留下来帮忙”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急诊预检大厅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也许祝大伯的工作很多人都能做,但是有了祝大伯,工作才更完美!也许祝大伯的工作很平凡,但是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