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杨新苑社区办公室,一眼就能看到“幸福绿杨”这四个遒劲的大字,这是前不久60多岁的社区居民赵锦龙特地为社区成立十周年庆典书写的生日礼物。赵锦龙说:“经过十年的洗礼,如今的绿杨新苑,环境好,安保强,人文美,幸福,便是每个绿杨人生活的常态。”据悉,10年来,该社区根据居民需求,通过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改变,让失地农民完成“幸福上楼”。
环境整治
社区掏腰包
收购居民楼道杂物
社区成立之初,失地农民虽然住上了“洋房”,但是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农民虽然“上楼”了,但是勤俭的农民舍不得丢掉原先种地时的各种农具,只能往楼道里塞,于是楼道里便满是杂物,社区环境非常糟糕。面对这样的现状,社区进行了“文明大行动”,一方面方设法提高大家的文明素养,一方面挨家挨户劝说居民们清理楼道里的杂物,最后,社区采用回收的方式,收购了农民的厨具,低价转卖给周边的农民。
除了整治环境,绿杨新苑还在硬环境上下功夫,十年的时间绿杨新苑陆续打造了爱心棋牌亭、铺设了体育健身路径、打造消防教育馆、科普馆、设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真正让社区居民爱上这个“家”。
通过十年的改造,绿杨新苑获得了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小区、扬州市绿色社区标兵,入住率也达到了95%以上。
加强安保
安装监控更换物业
社区发展越来越好
前几年,绿杨新苑小区内原先只有18个监控,因为投入使用较久,大部分都损坏失灵了,只剩下两三个能用,社区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可就在去年,绿杨新苑社区特地申请住房维修基金,并通过“绿色通道”尽快将小区内损坏的监控摄像头全部换成新的,并由原来的18个增至62个,全方位监控小区内的情况。
绿杨新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根明告诉记者,绿杨新苑小区范围广,入住率也很高,小区内的车辆也随之增多。而车辆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更多了。汽车被刮伤、被撞坏而找不到肇事者的情况,成为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一次,有多位业主反映,在同一天夜里车辆被划伤,却找不出肇事者。经调看监控录像,最终发现是一个醉酒男子,先后在多部车辆上留下划痕。正是由于小区内监控设备的完善,帮助解决了好多疑难问题,更是极大保障了小区居民们的安全和利益。
“环境好了,安保好了,物业服务还得要配套起来呢。”胡根民说道。据悉,十年来,绿杨新苑先后更换了三批物业公司,为的就是让物业跟着居民走,让物业来适应居民的生活习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小区环境变美了,居民素养提高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人文打造
组建艺术团家门口开厂居民上班娱乐两不误
56岁的陆兆红说,2007年搬入社区后,大家没事做,最爱的便是打麻将。在社区引导下,她跳起了舞、唱起了歌,成为社区里有名的“金嗓子”。她参加活动时,会把自己13个月大的小孙女带来,小家伙一听到音乐声响起,便不哭不闹了,十分有趣。
“以前我们扛着锄头到农田,还是吃不饱,如今吃了不消化,还要到社区跳舞唱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说,如今社区有了艺术团、梦想舞蹈队、俏大嫂腰鼓队、银发空竹队、扬剧票友会等,基本做到了“个个有爱好,天天有活动,家家有歌声,周周有演出”。
此外,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让农民转化为居民,不只是让他们人住进小区,更要想法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充分调研后,绿杨新苑社区最终与扬州市瑞佳工艺品厂结对共建,成立了“社区工厂”,解决了50多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社区居民蒋彩霞说,做梦都没想到,现在做工不用出社区,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就能挣到3000多元,社区把实事办到大家的心坎上。
“失地农民完成了“幸福上楼”。如今,绿杨新苑社区从一个拆迁安置社区一跃成为扬州市知名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来源: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