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小区热闻 > 正文

琼花观社区试点智能化养老

2015-09-16 08:30 来源:扬州物业网 人评论

A-A+

琼花观社区老人体验智能养老

随着全社会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老龄人口的服务需求也愈发迫切。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在“互联网+”概念大力推广的时代潮流下,率先引进了智能居家养老新模式。“老城区老年人多,养老事业基础好,政府支持。”智能养老分院首任院长、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委员、智能看护组首席专家王杰博士说,这是扬州智能分院落户琼花观社区的原因。

智能看护系统

让琼花观近百老人尝到“甜头”

此前,家住琼花观社区文化里的七旬老人倪大爷,在厨房干活时突然意外摔伤,很久之后才被家人发现。“老两口单独住在老城区,爬高上低的实在不安全。”社区主任李华介绍,自智能养老分院项目在广陵琼花观社区设立了实验基地后,不少老人试用了智能养老产品。今后,有关专家将对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时发现异常,给监护人发出警报。

当前,扬州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作为老城区、主城区,广陵区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较高,仅琼花观社区超过55岁的老年居民就有2500余人。

近年来,广陵区在养老事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方面成效十分显著,鉴于广陵区具备这样的养老产业基础,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技术研究院有意选中广陵区作为合作单位,共建全国养老技术研究院(扬州)智能养老分院。在2014扬州(上海)民资招商恳谈会上众多签约的项目中,扬州智能养老分院项目格外引人注意。

今年上半年,扬州智能养老分院成立后,家住琼花观社区的近百名老人也尝到了“甜头”,安装了多种智能看护系统。系统主要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活动进行全天候持续监测,提前发现老人生活起居活动的异常并适时干预,实时探测老人生活中的意外以及时救助,配置老人户外跟踪系统,使得可以及时探测老人外出所处的位置,以帮助那些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的老人或者及时定位走丢了的老人。

记者见证

各类传感器24小时监测看护老人

日前,记者在老城区一独居老人家中看到,她的家里就安装了几种智能养老产品。今年72岁的申云大妈给记者演示,她的床边就有用于就寝的传感器,一个是置于老人就寝床垫下面的传感垫,另一个就寝动作无线发送装置。这具有提供老人一天内就寝的总时长、就寝的时间窗口、起床的次数等功能。智能分院的终端,将显示老人每天的日常就寝时间图。太迟的失眠和过早起床对老人有潜在的风险,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人;频繁的起床,预示着老人“昨晚”的睡眠质量不高,可能存在身体不适或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失眠等;而过短的就寝总时长,说明老人睡眠偏少;老人夜间离床时间过长,则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异常。这些异常现象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则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除了就寝传感器,还有如厕传感器,只要将马桶探头粘贴在马桶垫圈下,无线发送装置可以用螺钉或强力双面胶固定在马桶后面的墙上,将探头与无线发送器通过双导线连接。这将提供老人每次如厕的时长、如厕的时间窗口、如厕的次数和频率等,将能提示老人潜在的慢性病等问题。

跌倒传感器、淋浴传感器、穿袜器……在琼花观社区智能分院的展示区,记者看到了各种智能装备。“绝大多数老人,在其日常生活过程中均有一定的不便之处。借助一些专门为老人设计的生活辅助设施,不但为老人生活带来便利,舒缓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执行这些动作可能带来的风险。”王杰介绍。

来源:扬州晚报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扬州物业网

是由扬州市物业管理中心、扬州市房地产信息中心指导建立的扬州市物业管理行业网站,由扬州金房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