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同时也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的竞争实力。作为信息集散地的中学图书馆,依托自身丰富的馆藏和现代的技术服务手段,对培养中学生读者的信息素质具备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加强中学生读者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1.开展中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是信息,能否有能力掌握、处理和应用信息,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学生在中学时代养成利用图书馆学习的习惯,有利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衔接,以免出现在课堂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所适从的状况。因此,信息素质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是我国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波尔于1974年提出,并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被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认为教育部门应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提高人们对联机数据库、通讯服务、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使用能力。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现代社会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为有序的知识,是图书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读者信息素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3.1 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取决于对信息科学正确的认识和对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和世界其他中学生横向比较,我们的学生知识面窄,缺少创新精神,信息意识极其淡薄,原因之一就是书读得少。所以开展中学生信息意识教育,首要是帮助学生确立课外阅读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认识图书馆,初步了解图书馆,带他们到书海中来,举办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培养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懂得读书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证古今中外名人通过读书增长知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事例来启发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进图书馆阅读,获得远比教科书多得多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和渴望,让他们能够灵敏地获取信息,有意识地、主动地搜集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信息需求意识。
3.2 信息能力教育
中学生信息能力教育主要侧重于查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为他们今后创造性地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培养学生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可以开设“图书馆利用指导课”,或者开办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图书分类法介绍、关于文献和文献检索最基本的常识、学习中文工具书的使用以及本馆有哪些资料可供查找,使学生初步掌握图书馆使用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传统文献检索的技能,让他们带着问题到图书馆去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其次,在学校开设电脑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阅览室的使用,培养学生获取非文献信息的能力,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选择、使用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增强其信息能力。
3.3 信息道德教育
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文明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未来,所以中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应主要针对其网络行为展开。一方面中学图书馆要积极发挥其教育职能,教育中学生按照国家、学校和图书馆的有关规定,遵守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相关条例和制度,规范他们的信息行为,增加自我约束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联合学校信息中心,建立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把握上网时间,防止上网过度,以免分散精力,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4.中学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独特的优势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第十五条指出,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作为知识传播中介的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教育方面,应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
4.1丰富的馆藏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提供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20世纪末,中学图书馆为适应素质教育收藏的文献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系统收集了丰富的纸质文献外,还购置了大量的电子文献、机读文献以及各类数据库。可以说,图书馆拥有国内外文献和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成果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整序、开发、挖掘、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其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他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还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操。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
4.2 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教育
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系统的信息教育和培养以及他们自己在长期利用信息资源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首先图书馆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的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等,以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次图书馆教师应通过上课、讲座或是建立自己图书馆主页,介绍信息及信息源,帮助学生熟悉和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现有文献资料和电子读物;对学生进行图书信息教育,主要是教会他们从书名、分类、著者等不同角度去查找资料的文献检索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进行信息利用、摘编的能力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进入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寻找文献信息资料的习惯。信息素养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而且视野大开,使学生获得范围远比教科书要多得多的知识。学生也会随着对信息的获取、吸收,在受益中不断增强其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能力。
4.3 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能力
互联网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建设已成为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契机。但是网上信息种类繁多,真假难辨。如何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资料,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学生对图书馆要求最多的就是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便捷的检索方法。图书馆员在互联网上,利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的分类体系,集中查找某一学科的信息资源,经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站点逐个访问和评估,从中精选有学术或学习价值的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有效地补充学生在课堂的不足。这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能力。
因此,中学图书馆应改变其被动姿态,不仅向学生提供信息,而且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不仅做到“授人以鱼”,而且努力做到“授人以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中学生读者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郑红京.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文化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3):68-69.
[2]杨春,申志东,顾卫平.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构建方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81-82.
[3]唐秋霞.公共图书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05(2).
[4]张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3).
[5]谷丽萍.素质教育与学校图书馆工作[J].素质教育,2004(9).
[6]佚名.别让中小学图书馆成为“角落”[EB/OL].2005.6.8.http://www.jkedu.net/Article/yuwen/ywal/16125.html.
[7]区倩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图书馆[EB/OL].2004.3.3.http://www.gztsxh.com/article/lunwhb/200433152359.html.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