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沈建忠: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2009-09-01 08:00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2009年第九期 人评论

A-A+

这几年来,《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要总结其发挥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积极、有效地营造了有利于我们行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杂志办了八年,“八年之痒”——对杂志而言,面临一个坎:八年来达到了一定高度,自我有满足感,读者也有审美疲劳感,那么,再往上发展,需要更大的努力。

要突破、要创新,都不是很容易的。《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作为一本行业期刊,受众来自于行业、协会、企业和业主等层面,读者的胃口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挑剔。因此,要提高办刊质量,就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的提法是有深刻含义的。

注重宣传的立体效果

从宣传的角度看,《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所做的工作,既包括杂志,还包括协办委员会年会、专题研讨会、论坛等方面。仅以杂志版面而言,既要重视文章质量,也要重视以图片为表现形式的宣传和报道。因为,从图片的特点看,镜头捕捉的一些人性化、时事性的东西,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信息化的时代,图片的视觉效果往往更具有冲击力。

如今,工作和生活节奏很快,要求每一个读者从头到尾认真看完整本杂志,需要时间和耐心,而比较而言,读图则更为方便和快捷。关于这一点,许多大众传媒都已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为此,《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宜加强在宣传报道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文章、图片、会议和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力求取得宣传的立体效果。

小区安全亟待关注和研究

我注意到,第77期《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以及之前的几期杂志,有部分文章对物业小区的安全问题给予了关注和报道。

物业小区的很多安全问题值得去研究。我曾经考察过一个项目,房子很漂亮,但安全性差,家家户户都安装了防盗门窗,既花费了不少金钱,又影响小区景观,降低了生活品质。另外,目前在不少小区发生的伤人刑事案件,也使业主产生了不安全感,进而影响到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评价。

再如,对物业小区避雷针的日常维护管理,物业服务公司是有责任的。而据国家气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多数住宅小区的防雷装置大都损坏严重,主要是因为物业服务公司对防雷装置防御与减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其经营与管理的小区中长期存在雷击风险,且不能被及时发现。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小区的物业服务员工对防雷装置及防雷基本知识了解不够,致使日常维护楼房时致使避雷装置受到损坏,且未能及时有效地修复。因此,对此类问题的报道和研究,意义重大。

切实关注旧小区物业管理

尽管近两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旧小区物业管理仍然是个薄弱的环节。旧小区量大面广,管理难度更大。从业主角度来看,旧小区的业主多为中低收入群体,有的人还没有稳定的职业,物业管理消费能力很低,客观上需要有人去关心他们。

我注意到,《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报道的成都金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收取每平方米0.25元的物业管理费,把小区很好地管理起来,既没有涨物业费,也没有向政府和社会伸手要钱,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企业而感动。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关注旧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企业完全去奉献,去做亏损的企业——这不是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像闻涛和金房物业一样的企业家和企业,他们在条件不好、收费不高的情况下,用心去做,还是可以出彩的。我想,我们应该提倡他们这种精神,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最为珍贵的精神。

关心从业人员的精神和心理

我们除了要关注企业的经营、成长,还应该关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生活,乃至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

有一部电影《好奇害死猫》,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富人和一名物业管理秩序维护员之间的故事。故事中的秩序维护员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农民,来到城里工作后,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与原来家乡的完全不同,这种工作和生活上的强烈反差,对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据统计,我们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中,有不少员工都来自偏僻的农村,从他们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到现在工作的高档的社区,这种环境的强烈反差,往往在他们的心理上产生的落差,引导不好,就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目前行业里已经发生多起秩序维护员铤而走险盗抢业主的案例了。

因此,作为行业期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应该注意关注行业从业人员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我觉得,杂志可以开展这方面的话题探讨,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通过共同研讨和宣传报道,可以启发大家进一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要开展专题的纵深报道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作为平面媒体,虽然在时效性方面比不上电视和报纸,但在报道的深入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今年以来,物业管理工作的亮点比较多。比如,地方的立法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重庆、山东等的地方物业管理条例都有亮点;《物权法》两个司法解释施行;物业维修资金建立起研究机构,相关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取得重大进展;物业管理师的考试工作在筹备当中,对于这些工作,《中国物业管理》杂志都有较为及时的报道。

其中,值得肯定的是,有些工作杂志通过纵深报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物权法》两个司法解释、物业管理税负课题研究等。但是,也有一些工作其实可以作进一步纵深挖掘,如对“物业管理税负课题研究”的相关报道中,在现有文章的基础上,可以对当事人、对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作进一步采访,发掘和报道新闻或事件背后东西,更利于读者了解和学习。

理性报道物业管理的纠纷和矛盾

伴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的纠纷和矛盾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当前,一些大众媒体对物业管理纠纷的报道往往比较片面,有意识无意识地制造一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对立,这是一种不良的情形。

作为行业期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应该客观、冷静面对物业管理纠纷,开展理性的报道和分析,特别是对行业里一些典型纠纷和矛盾,要从积极的方面剖析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近期央视主持人赵普起诉物业服务公司事件,因为当事人、物业服务公司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和行动,使得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对于这样的案例,我们应该从正面积极分析和报道,对业界有较强的学习和示范作用,对业主维权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进一步来讲,从社会责任的层面看,作为行业的媒介喉舌,《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有责任为行业的发展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唯如此,才能真正回归其行业媒介的本质,才能真正发挥其舆论喉舌的重要作用。◇

编辑:杨萌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媒体专栏 申请+

中国物业管理

《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全国物业管理国家一级期刊。为您提供权威、专业、深度、实用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信息。读者对象为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