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浅析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因素【2】

2009-10-11 10:42 来源:iwuye.com 阅读:人评论

A-A+

对业主来说,首先通过物业服务合同,明确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从心理上设立一个尺度,业主只有遵循这个尺度才能保证双方的良好合作。比如,明确公用维修资金的用途,共有部位与专有部位的概念,能源供应的权、责归属,看管费与车位费的区别,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责等。其次应树立小区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遵守业主公约和公众管理制度,牢固树立自治意识、自律意识。比如,对社区的共用设施主动维护,合理使用,按时缴纳各项费用;在安全方面,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给窃贼留下可乘之机;小区设施损害时,及时向物业公司反映;积极参加业主大会,给物业公司提建议。这些都是主人翁责任意识的体现。

作为业主自治组织的业主委员会,应该承担其管理社区的责任,真正发挥全员负责的导向作用。目前,许多业主委员会的职能得不到完全发挥,有的沦为与物业管理企业斗争的机器,扭曲两者之间监督、协作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一是要积极推进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二是要督促业主委员会职能的发挥,作为与业主沟通的桥梁,让其参与到管理决策上来,提高其在业主中的地位和威信;三是要定期召开业主大会,公示社区管理举措,增强民主意识,比如小区设施改造、经营招商,违规、违章事件的处理意见,宠物管理办法,种植生日树、认养植物等活动,都是赋予业主义务,增强其对小区的责任感的方式。

文化因素

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业主、邻里之间的融合剂,也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荣誉感,营造和谐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的依托,单靠生硬的契约关系,一切工作必将是举步维艰。

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设立社区文化专员,健全和完善文化运行机制,保证文化建设规划性、连续性,不能满足于社区文化就是搞几次联谊。比如,有些物业公司除了联谊会、座谈会、定期回访外,平时与业主几乎不交流,工作中形同陌路;有的企业为了体现亲情服务,提倡在小区门口列队迎送业主。笔者认为,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形式,要赋予收费员、维修员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交流、反馈业主心声的任务。注重邂逅时的礼节和随手的帮扶,远比列队迎送,更能模糊甲方乙方的关系,体现睦邻友善的邻里关系,对和谐建设更具有实际意义。

物业管理企业要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要在营造和谐环境,创造文化平台上下功夫。比如,通过开展二手物品的交换,租售房屋的代理,装修、花木咨询等业务开展,拉近与业主的距离;为困难居民提供近水楼台的物业服务工作岗位;关心弱势群体生活困难,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共同开展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专项招聘会,构筑起“守望相助”的社区服务新格局,融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基础。要广开思路,保障社区文化场所的充分利用和社区活动资金来源。比如,建立社区网页和信息服务热线,促进良性互动;募捐社区图书,光盘,在社区文化场所设立读书角等;与各学校、公益事业团体建立联谊、扶贫、志愿者、助学等关系;利用社区空间、居民资源,与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获取社区活动资金。

作为业主委员会来说,应该发挥紧贴群众的优势,在发现居民需求,发掘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增强吸引力,促进社区文化多元化方面担当重任。比如,及时传达像抗击非典、宣传奥运等国家大政方针,邀请社区中的老干部、老党员、模范人员、文学、艺术等专业人才担任宣传、业务指导等。还要在组织全员参与,激发团结友爱、活跃社区文化方面起到先锋作用。社区文化只有广泛和自觉的社区居民参与,才能达到和谐的目标。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物业管理企业应注重坚持不懈,注重和谐因素的培养,避免服务的虎头蛇尾;不能采用欺骗、糊弄的方式求得安宁,也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为个体无原则地退让、迁就而损害整体的利益。和谐小区建设需要物业管理企业、业主立足本职、群策群力,也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