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浅谈物业管理师的服务、沟通、风险防范能力【2】

2011-04-08 12:42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2009年第02期 阅读:人评论

A-A+

沟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才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和知识分子型的下属沟通时,要引经据典,礼貌而不失威严;和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属沟通时,要用明白的词语,不要绕弯子;对于比较腼腆的下属,可以先启发引导或是旁敲侧击;对于直率开朗的下属,则不妨开门见山;对于那些事事悲观,对新观念不抱希望的下属,和他们沟通时,要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对于那些脾气暴躁的下属,和他们沟通时,应在他们心平气和时,态度要端正,尽量以理服人,不给他们发脾气的借口。对于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牛不吃草强按头”。有句话叫:“一把钥匙打一把锁。”辩证法认为:沟通,就在于对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沟通,才能有不同的效果。因人、因地、因时、因事,活的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者还必须激励员工和员工沟通。通过管理,通过与下属的和谐关系,通过奖励措施和升迁政策,以及不断地双向沟通,把负责不同职务的人变成一个团队。”

物业管理师在做好内部员工的沟通协调外,还要注意协调处理好与各种外部客户的关系。首先,要通过加强早期物业介入,帮助建设单位完善物业项目设计,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建设资金等,努力引导建设单位正确认识物业管理活动。其次,要与有关单位分清责任,各司其职。对分包某项专业服务的清洁、绿化等专业公司,要认真选聘,严格要求,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第三,要妥善处理与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居委会的关系,积极配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主动接受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居委会对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物业管理师不仅要自己做好外部客户的协调和沟通,还应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把握沟通服务的基本形式、方法和要求,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同时,还要区分不同沟通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客户特点和要求,定期走访客户,与客户进行沟通。评估客户沟通工作的效果,检讨物业管理工作和客户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适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通过引进先进的客户管理技术和手段,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人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户沟通和客户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师要有强烈的责任风险意识

物业管理涉及的关系复杂,在早期介入阶段、前期物业管理、日常管理中都存在许多风险。物业管理各种风险如果不妥善、合理地防范,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演化为突发的、影响比较大的紧急事件。因此,物业管理风险的合理防范和紧急事件的有效处置,是物业服务企业普遍面临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物业管理师,必须重视研究物业管理风险发生的规律,加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在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时,要明确业主物品被盗时,物业服务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承担责任;对停车场停车,物业服务企业和车主分别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等等,谨慎签订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项合同,明确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物业管理风险。帮助企业建立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应急处理、事后妥善解决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机制,并积极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业管理风险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来防范风险、应对紧急事件。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