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集中与分散--关于社区发展的现实路径【3】

2013-11-10 22:37 来源:梁晓东 阅读:人评论

A-A+

形散神聚--社区管理的发展契机

无论是政府、开发商、物业公司抑或是业主,都可以在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位置,社区分裂的原因将不在于分散,而是在于集中,当每一名离开原先的公房或农村的业主搬进新居之后,才会为房屋保修问题、装修问题以及邻近户对物业的处分形成困扰,如果社区当中有业主将自己的物业出租给个人或者单位,后续的一些使用问题将更为微妙,老聃所追求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世界而今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社区,永远充斥着多个层次的利益博弈和矛盾重重的冲突。

社区管理今天已经变化得非常复杂,以后还要更加复杂下去。为什么?社区管理因什么需求而产生?是因为城市的发展,农村的退让,伴随着人口的密集,财产的集中,"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人在不断地追求自由的同时,却越来越与其他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两个人即使互不认识,但是却往往发生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健康、安全、清洁、冷暖……,每个人的要求标准都与其它人的责任和需求密不可分,物业服务人员更是能够轻易主宰作为一名业主的喜怒哀乐,这真是一种具有十足讽剌意味的现实:当个人主义的发展破坏了团结一致性,促成了个人财富的积累与发展;转过来,对财富的安全需要又迫使每一个人更加依赖他们的邻居,而要求回归那种最初的团结。

这种背景下,"社区分裂"是不是能够消失呢?不完全是这样,原因在于任何政治集中的背景下,反对派一定会出现,如何同反对派达成利益共识以至双赢,将是一门权力运用的艺术。"找到最大限度的社区公众利益,并且认真地追求它和执行它",这需要卓越的胆识,在主体和环境、内因和外因均不成熟的条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在社区当中是广泛地发生着的,今天中国社区很多妥协性的产物就如同强加给德意志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凡尔赛条约",前者使德国保持软弱和分裂两百年,后者则催生了希特勒。折衷主义的物业管理苟延残喘了若干年,现在它们已明显地缺乏竞争力了,当社会和社区从狂热的原始积累时代进步到理性的财富增殖时代,取而代之将是各种风格各异的、个性化的社区管理类型,某一天,业主们享受的物业管理将如同今天的手机外壳那样千姿百态,人们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或"主义",就会有配套的社区管理产生,也许这就是后勤服务市场的未来。

分散的力量是自由的力量,是离心力,是权利的诉求,聚合的力量则是保守的力量,是向心力,是责任的负担。社区发展的历程永远都会在分散和集中两种形态之间动荡,社区管理如何引导大众有效地自我服务,其实并不是在分散与集中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寻找出一种中间路线以保持衡态,促进社区的发展。"社区契约"的编制与探讨将是未来社区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社区事务的"仲裁人"也必然会推举诞生,同时推进的则是社区当中的诚信建设。当业主是告物业公司的同时能够缴清物业服务费用,而物业公司在制裁违章业主的同时能保证恒定的服务质量,我们就将欣喜地看到社区管理的未来。

不要把看到的一切当作结束,我们所写下的仅仅是一篇序言。

本文参考及援引书目:

《西方现代建筑史》L·本奈沃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席恒商务印书馆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黄仁宇三联书店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