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乐如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4年2月13日,住建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老龄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政策的利好对我们发展老年住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养老住区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3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大势所趋。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以家居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组成的功能完善的养老体系,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要求,也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实现国家GDP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展。另外据2012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仅占11.3%,这一比例相比2010年的18.6%下降了7.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和落实,这个比例可能还会下降。另外,同一调查中反映,空巢老人比例占到51.1%,88.5%的老年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近九成被访者都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月均收入为2532元。
上述两组数据使我们认识到,老年群体与成年群体、青少年群体,与家人、邻里亲情、社情的交流,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身体愉悦的重要方式。发展老年住区,更好地满足老年的居住需求,精神、文化需要,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体系的重要平台。
第二,全面贯彻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理性推进老年住区建设。为落实国发委32号文件,住建部等四部委出台通知,就养老服务社区的规划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标准,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各级政府协调配合、认真贯彻。
首先,特色规划。养老机构医疗设施的建设,老年住区的发展规模、建设标准、服务设备等要统筹布局、理性安排;项目地点的选择、项目选择时对上述各项因素的决策更加复杂,这就需要集中各方的智慧,既把握发展机遇,又要慎重决策、全面策划,防止一哄而上。
其次,坚持差异化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老年生活习俗不同,服务标准和机构标准也不同,除了公益或者保障性养老设施、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完备的服务设施外,还需要认真地考虑所面对群体的差异性需求。在发展老年住区时,一定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做到配套齐备、服务周全、性价比优、住区有特色。
最后,坚持生态建设和绿色服务标准。坚持低碳、节能、节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老年住区。
第三,创建云住区、打造绿色社区。随着住宅市场发展阶段的变化,短缺状态下住宅市场进入供需平衡的市场,市场应该更加成熟,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企业的利润也将从高额或者超额利润向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靠拢,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中信国安的云社区就提出,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和思维,通过云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挖掘每一个住户的需求,最大限度整合住户、社区、周边系统资源,开发居住服务之外的金融、投资、康体等,挖掘住户在居住之外的需求。而从老年住区所具有的特性来看,中信国安的云社区理念更是值得借鉴和挖掘,值得去全面、细化地应用。
(节选自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在“第四届中国老年住区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节选自《城市开发(物业版)》杂志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