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开门、感应商品、自助付款,作为“无人便利店”的“便民日常”,它们不仅仅意味着节省人工。
9月11日,两位海口市民在无人便利店前走过。一家名为“SHARE STORE"的无人便利店落户海口市白沙门公园。据了解,这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超级共享商店,店内没有售货人员,顾客只需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便可以自由选购店内的物品,然后自主进入收银室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结算离开,支持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宝等。
尽管无人便利店在节省人力成本上表现给力,但新增的成本也让经营者伤脑筋。无人便利店并非一个员工都不需要。据了解,开一家无人便利店,每天都得摆货补货,至少需要一名调货员随时调剂余缺,一名技术员提供后台技术支持。能力强的调货员和技术员,两个人可运营5—10家店。而这样的员工一般都要经过系统的培养,而服务行业流动性很大,这些培养成本往往较高。
除了管理上的各种成本外,为了实现“无人”,“无人便利店”内商品的成本也有增加。为了避免货物被盗的同时,确保实现自助收银,“无人便利店”的商品上都得有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价签,每个RFID价签的成本接近0.5元,由于货品数量较多,致使价签成本较高。而贴价签也要人工,这又增加了成本。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所依托的技术尚未成熟,实际应用达不到理想水平。”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和提取特征技术进一步发展,安全监测、商品供需情况等动态分析逐步完善,“无人便利店”有望真正实现“智能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