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三方的良性沟通,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本站联合新浪网共同开展了“关注业委会关注和谐社区”的全国性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业委会成员专项填写,第二部分为业主专项填写,第三部分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专项填写。共有1
本站调查的对象包括业主委员会成员、业主和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的统计结果看,很多问题给我们以启发提示和注重研究,也应当引起业内外各方面的关注。以下是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健辉)对业委会的看法:一、启
在物权法公布实施前已经签署并在履行的物业管理合同,受到物权法的冲击,物业管理公司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处理和协调存在的相关矛盾。一、多产权项目与部分业主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在多产权项目,拥有物业部分产权的业主就建筑物整体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物业管理面临空前发展前景和竞争压力。在困境中崛起,在改革中做大,在竞争中求强,已成为物业企业发展的共识。近年来,全国有一批知名物业公司被列入中国一级物业管理企业,(截止2003年底全国拥有78家一级物
物业管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并超越客户的需求。现行物管行业多数停留在对安全员进行军事训练,在强化体能训练上下功夫,欠缺服务与管理培训,导致全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整体提高服务质量。培训是
在物业管理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万科和中海物业管理脱颖而出。其中万科以观念超前、服务精品见长,中海以管理优势和市场规模领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开拓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都有各自的管理模式,为自己的企业赢得品牌。本文通
开发商进行物业管理的现象,在全国一些中小城市极为普遍。一般开发商都采取“自我开发、自我承建、自我管理”的模式开发住宅小区,这对于规范物业管理,做大做强物业管理行业的利弊何在?笔者作了以下探讨。一、有利方面开发商在确定自己开发的房屋进行自我管理时,它都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和业主消费意识的更加理性化,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要为业主提供满意的物业服务,首先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物业服务的实质,尤其是其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一般服务行业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分析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并针对其特征提出提高服务
站在三十年的节点上,对过去的反思与回顾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自我,理性地分析问题,建设性地对待未来。三十年,我们走了多远1981年,当人们大多还不知“物业管理”为何物时,内地第一家物业服务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创立,开启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
三十年,最急迫的反思尽管物业服务公司的新兴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存满活力的行业,但有些物业管理问题不能忽视。我国内地的物业管理始终坚持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本着先沿海后内地,先放活后改制,先试点后推广,先探索后规范,先重点突破后整体推
为了远行的回望--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央视摄制播出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读了“公司”对于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的推动和
专业服务成就行业价值2010年12月,在中央和国务院对上海世博会的表彰大会上,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风等多家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被表彰为“先进个人”,这是物业管理行业30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在此之前,上海市20多家物业服务公司的1.3万多人参
无疑,2010年的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是献给历经改革发展30年的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份厚礼。另一个利好的消息是,2011年度的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将于9月17~18日进行,考试终于实现了常态化。因此,可以说,在物业管理师制度历经曲折实施五年后,物业管理迎来
职业化发展迫在眉睫在某刊开展的一次行业用工荒调查中,参与调查的物业服务企业有98%的反映存在人员缺编现象,其中大约有53%的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缺编15%左右。在缺编的人员中,既有工作一线的保洁人员、秩序维护员、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项目经理。因此,业界普
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做完任务陈述后,将开始下一个步骤建立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长期目标的建立不是在企业内部找几个人碰碰,然后拍脑袋想出来的,它需要通过全面的分析、论证才得出。这个分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外部分析,另一个是内部分析。外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
随着企业建设的越来越规范,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也显得越来越意义重大,很难想象一个不实行战略管理的企业将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国家经贸委秘书长侯云春最近在一次企业研究院院长座谈会上指出:中央对企业的战略研究工作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
美国一位着名的经济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曾写过一本《企业生命周期》,将企业的生命周期理性、科学地分为“企业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的企业、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及死亡期”十个阶段,而大部分企业的夭折就是在其“婴儿期”。不少企
可持续发展本是一次国际会议就环境保护而提出来的,是从生态与环境的角度,警告人类对地球的不加限制的开发将造成人类毁灭性的结果,惟有保护好环境,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措施,人类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一个企业面临同样的问题,在随时可能遇到的激烈或是毁灭性的市场竞争中
当把战略制定下来后,接下来的是要去实施它、完成它。战略实施往往比战略制定更困难、更具有挑战性与风险。美国着名的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先生曾在他的战略管理论着中,将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进行了有趣的对比他还强调了战略实施需要做出的行动,包括:改变产品销售地区、
时间空匆,嘉会难期,30年弹指一挥间。可谓成者自成,败者自败。时间老人毫不延迟地把我们带进了下一个30年。如果以2011年为第二个30年的起始元年,到2040年--即中国物业管理迎来第一个甲子的时候,中国的物业管理抑或北京的物业管理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