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质疑所以无所谓公示
在记者走访的10余个小区中,大多数业主和王丽持相同看法,都认为即使物业费收支情况进行公示了,结果无外乎“亏损”这一结果,而其中各项支出项目,也是“物业公司自己说了算的”。
业主们认为物业公司不公示或公示结果难以让人信服的原因有三:第一,物业费收支情况存在猫腻,物业怕公示出来有业主去找麻烦;第二,业主怕麻烦,也形成不了力量坚持把问题弄清楚;第三,业主对公示内容虽持有怀疑态度,但“问了也改变不了什么”,“是亏是赚都是物业自己说了算”,索性不放心上。
此外,也有业主觉得小区住户杂乱、素质不高,也会让物业公司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最终形成劝说某些恶意拖欠物业费的业主无效后,干脆不管的“恶性循环”。
物业释疑:物业费低 确实存在亏损
“新迎小区北组团这两年的物业服务费确实是入不敷出。”昆明承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晓芸说。
新迎小区北组团建成于1995年,昆明承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于小区建成后,受开发商委托进驻,服务该区6个组团的3799户住户。
“1995年,承杰公司收取的物业费为每户180元/年,1996年调整至每户196元/年,从2000年开始,物业费按照每月0.23元/㎡收取,该收费标准一直沿用至今,而现在管理成本在上涨,怎么能盈利?”陈晓芸向记者诉苦。
老旧小区入不敷出
“之前公司归开发商管理,后来改制后,公司独立出来,当时开发商分给了公司一些房产,公司方面就把它租出去,用租金来弥补物业费的亏损部分。”对于亏损却还在经营,陈晓芸给出解释。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昆明市很多老旧小区,物业公司运作困难的现象逐渐凸显,物业费入不敷出,不过这在新小区中倒不多见。
“也想过涨物业费,但是实施难度很大。”陈晓芸说,“对于业主,降物业费,大家肯定都拍手称好,现在是涨,每年多掏些钱出来,大家肯定都不愿意。再说,物业费要涨价,必须要召开业主大会,但是把小区70%的业主召集到一起,也是有难度的。”
不提价自身难维持
关于物业费涨价的问题,昆明纪风物业公司物管处主任曾艳也考虑过多次。
曾艳说,“我们管辖的4个小区(环南新村180户、永安路250户、南窑小区1020户、南坝小区580户),其中南窑小区和南坝小区,每平米的物业费才0.15元,物业费亏损现象也存在,不过还好,4个小区每年平均下来,公司收支基本持平。”
“其实,现在昆明不少物业公司都是依靠小区商铺租金以及车位费等收入来支撑的。”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物业公司负责人认为,物业费再不上涨,物业公司就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业内爆料:管理成本正在上升
“许多人会认为,物业公司是无本尽利的行业,但随着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的增加,公司的支出也是逐年递增。”昆明某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陈杰认为,“物业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主要取决于几大方面,首先要看项目本身的规模,规模越大的项目,其成本就越低;反之,规模越小,成本就越高,因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一方面,项目户型的组成情况——小户型居住人群的管理要比大户型的难度大,因此收费也会较高。小户型的楼盘,一般多是用于投资和租赁,单位人口密度大,人数流动性大,这就造成了居住人群素质的参差不齐,因而也会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
看似繁荣只是表象
为何物业不赚钱,却给了外界繁荣的表象呢?
相关人士透露,表象上看,昆明市的物业服务企业都在正常运作,但实际上,整个行业都在拼物业(包括配套的设备设施)的老本,“都存在搞短期行为的问题”。
其称,物业项目比较新、不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在维修修缮方面投入大的资金期间时,物业还能保本或微利运营,一旦项目老化,需要物业投入较大资金进行修缮时,物业将因为拿不出资金而不得不退出项目管理。
业内人士杨先生认为,“儿子亏损老子补贴”的现实,也是形成该行业虚假繁荣的重要原因。开发商拥有自己的物业公司,往往只是要求其管理好自己所建筑的项目即可,并不要求其所属的物业公司参加行业竞争为其创收盈利。
这样,为了更好地销售房屋,开发商往往会打出物业服务费用低的招牌吸引购房者。而物业公司即使亏损,也有开发商为其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