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关注 > 正文

北京垃圾分类,细节决定“到位”【2】

2012-04-09 16:00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调查三:资金到位:省一度电是一度电

实现垃圾分类与减量,小区的厨余垃圾处理机功不可没。

但是,运转这台设备,用电、购买菌种、保养维护都需要资金支持。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是国家体育总局的职工家属区,每年机关拨付的物业费是小区物业最大的进项。而垃圾分类只是物业服务中的一项,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在增加,必须设法开源节流。

朱经理算过一笔账:当时购买设备花了12.5万元,其中政府给予了部分资助。现在到了运营维护阶段,最大费用是电费。这台设备一年耗电约3650千瓦时,电费3600元左右;其次是购买菌种,每年购买两次,一次800元,全年1600元。

这笔费用打哪儿来?小区通过回收可再生资源,卖掉后每月能增收几百元,年收入就是六七千元,不仅能购买处理厨余垃圾的菌种、支付设备运转的能源费用,还可以买一些清洁工具、劳保用品发给保洁员。

近几年,物价在涨。负责采买菌种的田经理告诉记者,去年菌种的价格从800元涨到1200元了!人工成本今年比去年一个月人均又提高了100元。

资金不足,也要坚持垃圾分类。钱怎么省出来?朱经理说,厨余垃圾处理机的耗电量与投放垃圾的重量、湿度,以及当时的气温都有密切关系。冬季天气寒冷时,处理时间就集中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

“还要根据垃圾的数量和质量,搞清楚用哪个挡位处理更省电,这些我们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

他曾算过账:低开一挡能省3度电,如果每天省3度,9年就省电近10000度;一度电按1元钱计算,就折合近10000元钱,差不多够两年的机器维护费用了。

在厨余垃圾处理机房,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本“日产生活垃圾统计表”,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小区垃圾产生总量和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不可回收物各自的产生量。

朱经理告诉记者,9年来他们一直坚持这么记录,就是为了核算机器的运行成本,把成本降到最低。

能想到的办法都要想到。厨余垃圾处理机所在的屋子保温功能差,而菌种发酵需要将机内温度控制在25℃至60℃,冬季要达到这样的温度就要增加用电量。为了尽可能省电,在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的资助下,物业公司专门对机房进行了保温节能改造。

厨余垃圾处理机的操作与维护也由专人负责,如果谁都来操作,不熟悉章程,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李中原是专门负责设备管理的员工,采访时,正碰上他当班。

只见他将准备处理的厨余垃圾过了一下秤,从处理机的投放口投了进去,按下一挡开关,机器嗡嗡地搅拌起来。然后,他转身取下挂在墙上的统计表,将投放时间、垃圾重量、机内温度、耗电量等逐项填写好。他说,隔段时间,要对一些数据做一下对比,看看还有没有节约的可能。

然而,再“精打细算”,维持机器正常运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何况很多费用还在涨价。朱经理希望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能得到一些资金支持。

调查四:理念到位:剩饭剩菜也能回收

持续推进垃圾的减量和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真正出路。

而垃圾源头在各家各户,只有在家做好了,加上物业的后续服务,源头减量才能实现。

记者在小区先后遇到16位居民,他们都说,这些年看到小区坚持垃圾分类挺受教育,认为垃圾分类不仅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维护小区良好环境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

家住1号楼的梁大爷晚饭后出门遛弯儿,总会拎着在家分好的3袋垃圾,一出楼门便分门别类地投入它们该去的垃圾桶。梁大爷说,不光自己这么做,连4岁的小外孙也知道怎么分,全家人早就习惯了。

刘大妈喜欢在家摆弄花花草草。她告诉记者,过去不知道剩饭剩菜也能回收利用,现在知道许多随手扔掉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变废为宝,还能保护环境。

小区的厨余垃圾处理机一个月能处理厨余垃圾360公斤,一年能产出几十公斤有机肥。到厨余垃圾处理机出仓时,刘大妈和一些居民就会要上一些养花儿用。这让她们平时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得更加仔细。

采访时,记者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场面:一位妈妈站在不远处,看到五岁的儿子把可乐纸杯投进可回收垃圾桶,冲着孩子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她说自己经常带孩子参加小区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很多好习惯应该从小培养。

居民的参与,使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有序。不过,朱经理也说,小区的厨余垃圾占到垃圾总量的60%,厨余垃圾的分类和投放现在还做不到普遍正确,分类时还是容易混淆,比如纸质包装盒裹着吃剩的点心,塑料餐盒盛着打包的食物,等等。

不过他说,北京早在1956年就在西单区、西四区实行过垃圾分类,可以说是世界上进行垃圾分类最早的城市之一。相信只要不断引导,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一定能养成。

相关新闻链接

今年3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一条例规定,北京市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收费制度。

这部条例于去年11月18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条例规定,北京市将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条例明确规定,本市将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易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收费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条例还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快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并按照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餐厨垃圾源头就地处理,对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给予指导和经济补助。禁止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运输餐厨垃圾。

据了解,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推行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有1800个小区成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今年,本市将全面完成600个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任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左右。由此带来的垃圾减排效应,有望使北京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多年来首次下降到5%以下。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