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小区热闻 > 正文

哈尔滨“英式管家”成售楼噱头【2】

2011-04-05 15:33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 纠 结

“太绅士的物业不实在”

2011年是“英国管家”进入中国第11个年头。原以为,“英国管家”进入中国会很好地成为中国富豪们的“贴身宝贝”。但是,有人发现“英国管家”根本水土不服,尤其其服务理念在本土难以接受,属于服务性奢侈品的英国管家实在太超前,到最后却帮衬了一大拨儿打着“英国管家”旗号的房地产商。

进入小区要登记刷卡、车辆不得乱停乱放、收废品垃圾不许进门……一整套高档小区管理模式进入松北区一家楼盘后,却引来了业主的颇多争议———业主普遍认为管理程序太过烦琐和麻烦。

国外“英国管家”最为被世人称道的是“每天要将报纸熨烫得服帖”,以供业主阅读。而同时他还为你洗衣服,牵着你家小孩的手去幼儿园,还负责打理你的花园。如果你今天既不想出门用餐,又不想自己下厨,他们可以预约上门为你掌勺。如果你需要,他们甚至会为你筹备一个颇具新意的生日PARTY。同样,得体的谈吐和细心谦逊也必不可少……”而这种服务理念会让我们冰城的业主们因受宠若惊而无所适从,因此这些洋味十足的“英国管家”服务理念就无可推崇。

在市民高先生看来,很多冰城市民的眼里,对物业的要求多是局限小区环境卫生的整理以及出现跑冒滴漏情况时的及时维修,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目前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其他的人性化服务可有可无。

“英国管家”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理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提供给业主比较规范、完善、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实现物业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实现保值增值,这种服务理念在哈市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接受。

“苛刻”物业起冲突

有人批评“英国管家”收费是国际标准,做事却很本土,干的不过就是保姆加保洁的活儿,完全是利润最大化,一投诉就走马灯似地换人,信誉度与忠诚度根本无从谈起。

有人则说,本地人的整体文明程度并不高,对于物业公司的一些高要求并不能够做到,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对接方面的误区。

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区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很多开发商在项目落成的初期都选用的是外来的洋管家,但是未满一年,洋管家纷纷选择撤退。“这是因为当地的人文氛围、生活习惯还无法接受洋管家的标准化、国际化的管理。哈市的市民许先生坦言。

“举个例子,‘英国管家’提供标准化的军事化管理,实施准军事化的社区管理,对业主实行认卡不认人的管理制度,即只有凭卡才能出入小区,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另外对站姿、巡逻各方面都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但是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还是由本土的保安来实践,那么这种模式多少本土保安能接受呢?又有多少业主能够认可呢?这种国际标准明显与哈市当下社区的真实情况大相径庭。”一家物业公司经理许先生说。

矛盾中踯躅前行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人工成本日益高涨、维修成本节节攀升、物业费平均缴交率还不到85%……一位“英国管家”的经理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焦虑。

以往很多业主想要仅仅每平方米消费0.4———1.0元之间的物业费就能享受高档的物业服务,而现在哈尔滨最高的物业费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3元左右,这上涨的费用无形中又增大了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

“第一年我们亏损了30万元”,溪树庭院的物业公司戴德粱行的驻场总经理邢军说,目前是由开发商给我们补充了亏空,针对经营的亏损主要由于楼盘的后期还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更多的业主还没有完全进户,因此导致亏损。我们物业管理公司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如果市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就会在去留方面作出选择。

由于近年来哈尔滨市的高端物业越来越多,高端物业服务市场也正在逐渐形成。虽然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想抢占这块市场,但是由于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较低的盈利能力限制了它们的服务水平,所以导致冰城高端物业服务市场虽然“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并非如此。高端物业服务市场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提高盈利能力的途径其中之一就是提高物业管理费,但是这却是物业与业主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位开发公司的高管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物业服务管理这个行业,物业服务管理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英国管家”更应该做到物有所值,甚至提供“超值”服务。否则,日后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不开发了,物业公司就会断奶,到时候受害的仍然是业主。目前,物业公司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用这部分收入去盘活物业公司,使之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