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 合
英国管家被迫“入乡随俗”
有句谚语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果‘英国管家’到一个城市他们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那么他们只能入乡随俗,选择适应环境。”地产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即便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英国管家”也会出现不少水土不服的迹象。究其原因,就是当地的人文素质、生活习惯还不能和国际标准相吻合。由于一些项目多为期房,前期的物业宣传与后来实际提供的物业服务有着不小的差距,这让不少业主大失所望。
其实,戴德梁行入驻“溪树庭院”一开始也遭遇了“麻烦”。戴德梁行驻“溪树庭院”驻场总经理邢军说,“要树立业主的消费观念,还包括一些业主的‘传统’如何改变”,刑军总经理说,比如按照他们的国际管理经验,业主的家庭垃圾应该自行带到楼下的垃圾箱中,但是很多冰城市民认为交了较高的物业管理费,而且是洋管家,就应该将垃圾放到自家的门口,等待专人来收。而且门口放垃圾这已经成了冰城市民的“传统习惯”。戴德梁行工作人员经过观察发现,看着业主家门口堆放的垃圾无人清理,最后只能“入乡随俗”,设置了专门的垃圾收捡人员,每天都要到居民门口拎两次垃圾,而这也给物业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我们物业和业主双方面要尽可能地相互适应”,邢军总经理说。
居民“老习惯”需“磨合”
“英国管家”纷纷“杀”进冰城物业管理市场后,有人喝彩,也有人担忧,当然,也有人等待看“好戏”。曾有本土物管业内人士预言:看吧,“英国管家”总有一天会因水土不服,而“梦”断冰城。但从目前来看,“英国管家”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有待“磨合”。
戴德梁行驻“溪树庭院”驻场总经理邢军说,同北京、上海、广州等物管市场比较完善的城市对比来看,在业主的消费观念、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观念等方面,哈市和这些城市的距离还较大。想法不一样,做法不理解,这必然会带来诸多尴尬。因此,观念的“磨合”是戴德梁行要下大力气来做的事。他们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对社区管理服务理念的灌输,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要树立业主的消费观念,还包括一些业主的‘坏习惯’如何改变”?刑军总经理说,比如居民在家庭进行装修时,将建筑垃圾随意丢弃,为此他们只能派专门的人员提供手推车将垃圾运走;针对居民在小区门外随意停车造成交通混乱的情况,他们只能每天派保安进行车辆停放的疏导和指挥工作;针对居民随意踩踏草坪、破坏小区公共设施的情况他们也只能进行劝阻……“我们物业和业主要进行磨合,邢军总经理说,这样才能够将小区的环境管理好。
业主更看重服务细节
近日,记者走进了“溪树庭院”,的确看到了不同景象,保安24小时不间断巡逻,垃圾随时进行清理,建筑外观更清洁了,小区环境更优美了,物业人员的人性化服务得到了业主的认同,整个小区感觉似乎空气都更透亮了。记者感受到了国际“英国管家”宾至如归的服务水平。一位业主王女士如此评价:“以前住的小区环境特别差,对物业公司没什么好印象,现在对‘英国管家’的服务感到很满意”。
当然,戴德梁行的真正功夫还不在于此,而在于高水准的小区专业管理上。长久以来,物业管理给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几个清洁工扫扫地弄弄卫生,再请几个保安看好大门,小区内巡巡逻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对戴德梁行来说,哪怕就是扫地也有很多学问,什么样的地面要用什么样的清洁方式,选用什么样的清洁材料,包括擦洗的抹布也不是随便可以拿一块应付,擦洗时抹布的走向,以及什么样的地面要用多少转数的抛光机等等都有讲究。戴德梁行要求社区清洁卫生做到平视两米范围内,肉眼不能看到明显的污渍,同时对小区内的设施,不同的部位要求用不同的清洁标准。如何把卫生做到好处、妙处,同时又节约时间,这其中有很多的学问可考究,戴德梁行要求抓好每个细部。一个目的,小区景观要常见常新,同时还要达到让业主的房子保值增值。
其次,戴德梁行在社区物管中非常注重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在溪树庭院有一儿童活动区,周围有一些枝干带刺的植物,为了让儿童在嬉戏时不至于碰伤,同时又不影响小区景观,管理人员对枝干进行了处理,除去刺儿,然后在外面加了一层好看的保护层。戴德梁行已经赢得了业主的信赖,大家看到了“英国管家”的魅力所在。如果溪树庭院的模式只见整个“英国物业”管理的“一斑”,那么再过不久,人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英国管家”管理模式在征服着冰城人。而等“英国管家”模式和本土物业嫁接成功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