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评论 > 正文

廖小斌谈物业管理与社会分层【3】

2013-11-10 22:24 来源:物业之家 阅读:人评论

A-A+

在现代社会框架下,社会分层有时又显得方式过于众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个人意识的兴起,让个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透过他们各自的生活样貌去呈现一个社会的总貌。在社区,这一切显示得淋漓尽致,大业主与小业主相邻,业主和租房者并存,商业办公和住宅共有,这种情况不一而足,共同构成物业管理视角看待社会分层的第三个维度。

这种情况在社区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是投票权,大业主拥有更多的投票权力,也就占有更多的社区资源,看似公平,却是社区资源一次极大浪费。租房者享受着物业管理服务并付出物业管理费,却不具有投票权而容易被忽视。商业区在方便住户的同时也带来社区环境的贬值。办公区夹杂在住宅之间更是对居住权利的一种无情侵犯。不同方式和目的分层结构,也有着不同方式的生活要求和价值取向。这让想起我有一次去江苏,和同事讨论窗外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同事说江南的油菜种得不如内地某些方整齐规划,不上心,不专业,随意边角地上种种。后来结论是:江南农民种这些菜油只是不想让闲时的土地荒芜,而内地某些地方农民种油菜完全是为了生计。

实际上,作为一个物业管理者,不可能在公平服务中寻求一种平衡;因为客户的目标不一致,硬性以统一的服务标准来贯彻几无可能,但一旦物业管理在实践当中对不同业主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更容易导致业主不满而激化矛盾。以个体为形式的社会分层也让人们窥见了物业管理赖以形成的作坊,窥见了物业管理如何以各种方式装配材料,根据不同的订单生产不同的物业管理服务。但这种过程是痛苦和无奈的,可以发现,这种分层对于物业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参照,如果用洋葱来打比方,那么物业管理就像是洋葱的核,一层层地剥下去,你什么也找不到。

身为一个物业管理人,我们身上所扛负的社会和社区纠葛未免太多,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能挑战质疑的社会准则,也没有一定要肃然起敬的理论学说,只有生命的愉悦和真心的笑容;而我,一个瘦小不起眼的物业管理人,可以歪个头,眯起眼睛,换个看待世界的角度,社会分层下的物业管理是那么的一本正经。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