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为了防暑降温,很多居民习惯夜间开着窗户通风透气。但不少老小区的居民心里不踏实,担心小偷趁机“登堂入室”行窃。为了帮居民解决问题,近日,解放桥社区首先以沙北三村40幢楼试点,在每幢楼的管道上都安装了“防盗刺”。对此做法,居民也是议论纷纷。
【记者调查】
夏天盗窃案频发,小偷顺着管道遛进居民家
2日下午2点多,记者从沙北三村南门进入小区,一直往北门走,看到小区40幢楼,每幢楼的管道上都安装了“新式武器”——防盗刺。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明显是刚安装不久。“这是两个星期前刚装上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小偷。”物管负责人王金存告诉记者,沙北三村属于老小区,包括防盗门、窗户、墙面等基本设施都比较残旧,这刚好给了小偷可趁之机。
王金存说,之前为了防范小偷,每天傍晚都会安排保安人员挨家挨户提醒居民关好门窗,并定时有巡逻队“突击”检查。但即便如此,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有时南北门敞开,方便下晚班的居民进出。但外来人员也有可能‘浑水摸鱼’进入小区。”王金存坦言,为此,解放桥社区这才想出“绝招”,安装了“防盗刺”。
在外乘凉的陈师傅告诉记者,最近居民的电动车频繁被偷不说,在上两个月,居民洗手间、厨房或阳台窗户齐敞开,小偷顺着上下管道直达居民家中。记者看到,每幢楼前都配有白色粗壮的管道,另外还有燃气管道与之“想缠绕”,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正方说法】
有了“防盗刺”,近日盗窃率几乎为“零”
对于刚安装的“防盗刺”,小区很多年轻居民都拍手称快。居民谈先生告诉记者,安装“防盗刺”等于是和小偷打起了“心理战”。防盗刺看起来很可怕,针尖般的菱角暴露在外面,如同刺猬一样。一般人光是从楼下仰观就会吓得两脚发抖,再也没勇气往上爬了,更别说亲自“体验”了。
“安装‘防盗刺’真是太棒了,小区更安全,可以说实现了‘零盗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从前年到今年家中多次遭遇盗窃,而半个月前安装了“防盗刺”后,再也没发生过此类盗窃事件。
【反方说法】
外观挺吓人,要是弄伤居民谁担责?
也有居民提出了自己的疑虑。“这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做法,还是存在缺陷。”72岁的吴奶奶告诉记者,自从装上“防盗刺”后,她每时每刻都担心孙子或其他同龄小朋友的安全。她说,小孩子没见过“防盗刺”,而初见这个新鲜事物也比较好奇,冲动之下会有意识触摸。“菱角那么尖锐,稍一碰就会受伤。”吴奶奶说,除了小孩外,在空中飞行的动物,触碰上去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对话律师】
告知周围邻居,
伤害善意的居民
需承担责任
记者最后找到了尚鼎律师事务所林强律师。林强表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保护公民个人财产不遭到损害而为的自我保护措施,建议最好能善意告知周围邻居及可能接触这种装置的辖区人群,否则安装方如果伤害了善意的第三人就得承担责任了。“最好针对此事到辖区派出所备案,及时告知居民,以免不慎弄伤居民等无辜人群。”林强说,在合理范围内弄伤小偷不需负责任。
摘自《扬州时报》2014年06月03日A14版
通讯员谈志娟 本报记者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