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座面积为10平方米的白色小屋出现在姑苏区友新街道友联一村32幢北侧的空地上。原来,它是苏州市政府进行的废旧商品回收点首批试点工程,用以推行可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这座“绿色小屋”是用隔热材料做成的,在房子的正门上面用绿色标注着“苏州市废旧商品友二回收服务点”几个大字,并在旁边用黄底黑色小字标识着监督电话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屋顶安装监控设备,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小屋”是可移动、可拆卸的,非常方便。
根据“绿色小屋”工作人员王甫介介绍,虽然它面积不大,却是一个多功能的垃圾回收站,废旧纸张、电子产品、家具家电、衣服、塑料、金属制品均可回收。考虑到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不是很强,居民们只需把垃圾进行初步分类统一送到小屋,工作人员会把这些垃圾按照种类进行再分类。小屋统一配备一辆收购车,如果居民家中废旧物品较多,也可以选择电话预约的方式,由工作人员上门收集。“回收的废旧物品既可以换钱,也可在小屋内选择同等价值的灯泡、板材、衣架、书本等物品进行兑换。”家住友联一村的李大爷说。为了不影响周边环境,小屋设立了日收日清的规范,每到下午四五点时,公司总部都会派专人到小屋来收齐垃圾,及时送至分拣中心进行处理。
“‘绿色小屋’自三月中下旬开张以后,共回收废旧报纸15吨、废旧金属150吨等。它的设立让小区环境好了不少,方便居民,大家都非常满意。”友联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姚建林说,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节约了回收点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规范了回收价格设定、计量标准等商业行为,也方便了市民,不必再等着“三轮车”叫喊声,同时也有了保障。
“截至目前,友新街道范围内已建成姑香、友三、四季晶华等8个废旧商品回收服务点。”友新街道城管科副科长范雪峰说,接下来,将推广更多这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垃圾回收小屋。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