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物业之家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访谈 > 正文

杜志文:见证深圳物业管理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2016-04-20 08:41 来源:深圳晚报 阅读:人评论

A-A+

杜志文:见证深圳物业管理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杜志文 我在深圳33年了,现在可以说来深圳是来对了。来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在物业管理做出一番事业,正因为这座城市的创新开拓土壤和敢想敢做、拼搏精神,才能产生这种奇妙的结果。

杜志文

陕西省长安县人。1983年由于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来到深圳。1985年调至深圳市房地产管理局,先后担任房产经营管理科科长、管理监察处副处长、房地产培训中心主任、机关工会副主席。1993年参与组建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并出任秘书长一职,1998年后离任。2009年退休,后因返聘在岗位上继续工作6年。在深圳33年,在深圳物业管理和全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杜志文:见证深圳物业管理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1997年,杜志文主持市物业管理协会研讨会。

由于部队集体转业缘故,我跟随两万名基建工程兵队伍来到深圳。此后,我们不仅在南海边的城市开荒拓土、建设高楼,也在这片“试验田”中对法制、管理等领域进行创新创造。我从参与组建深圳市房地产管理局开始“白手起家”,摸索出一套物业管理的“深圳模式”,并将经验推广至全国;还亲历《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调研、起草、研讨、争论、答辩和定稿的全过程。

尽管现在物业管理行业的年轻人不认识我,但过去从一片荒漠中开拓疆土,见证试验成果成为朝阳产业,过程中有我贡献的一点点力量,我已感到欣慰。

杜志文:见证深圳物业管理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1992年,国家文明住宅区考评团在深圳考评。

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在床下流、在桌子底下流;气候也酷热难耐,深圳的夏季持续时间长,一热起来就汗流浃背、无处可躲

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留住

来深圳之前,我是一名基建工程兵。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同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关于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决定》。当时我们部队集体从汉中转业到深圳,但大家对这座城市都不了解,去还是不去,一度踌躇。

原本亲友给我和同样是军人的妻子在老家西安都联系好了工作。不过,我是坚决来深圳的。当时改革开放政策是一支强心剂,加上深圳毗邻香港,我认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是美好光明的;原深圳市建委领导也积极动员大家都来深圳;我和家人商量,他们也很支持。所以,我决定到深圳闯一闯。

1983年4月,我坐着专列火车来到罗湖蔡屋围。火车是夜晚到站的,那时候的蔡屋围还是个货站,我走出车厢的铁皮罐子,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潲水味儿。随后我转乘汽车去部队营地竹子林,沿途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到。到了竹子林,大家下车将行李搬卸下来,就在原地等着搭棚队给我们搭建席棚,现搭房子现住人。在深圳住下的几天,我们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时的深圳不大,仅有一条老街,还有火车站前一点点的建设路,要是来了朋友带着逛老街,不用半天就转完了;深圳也像一个大工地,到处是黄泥黄土和建筑工人,路面全是泥潭、水坑。在深圳生活很苦,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在床下流、在桌子底下流;气候也酷热难耐,深圳的夏季持续时间长,一热起来就汗流浃背、无处可躲。

生活的困苦与多重打击不期而至,1983年9月9日的台风给了我们下马威,竹子林火烧连营又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考验。有的人就打退堂鼓了,1984年期间不少人陆陆续续选择离开。但我很坚决,既然下决心来了,就要在这里留住,于是动员其他人也留下来,学着《列宁在1918》里的台词相互鼓励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坚持就是胜利”。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