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表现突出
首先,支持了就业再就业工程,减轻了社会压力。物业管理在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被调查的137家企业中,共有20757名从业人员;其中,属于政府机关人员分流283人,企事业单位人员分流133人,部队转复军人2025人,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3826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3830人,农民工吸纳10548人,残疾人及其他人员安置112人。
其次,积极参与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促进了社会和谐。这次被调查的企业中,协助公安部门处理治安案件共709起,协助有关方面处理突发事件401起,参加抢险救灾1153次。
再次,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被调查的企业中三年来企业先后赞助社会事业经费29.81万元,捐助希望工程和帮扶贫困母亲等活动经费7.22万元。
环境效益初步显现
由于物业管理覆盖了城市大部分区域,其发展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文明生活习惯,促进了环保材料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积极参与,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建管不分的状况得到改善
被调查企业中属于房地产开发单位下属物业服务企业有59家,占企业总数43.07%;其他隶属关系的企业78家,占56.93%。从上述比例来看,开发建设单位下属企业和非开发建设单位下属企业比例约各占一半,非开发建设单位下属企业所占比例略高于开发建设单位下属企业,建管不分的状况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
积极采取措施为业主谋利
物业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积极为业主出谋划策,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物业经营效益,其中企业2008年通过改善服务,提高房屋出租率等,为业主增加租金收益15万元。还有企业通过节能改造,为业主增加经济效益17.4万元。
发展堪忧的一面主要体现为
经济效益处于整体亏损状态
我市物业管理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多数企业生存困难,且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规模偏小,创富能力差,缺乏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经济基础。统计数字反映,137家填报企业现有资产总值74272.99万元,平均资产总值542.14万元;137家填报企业2008年经营总收入达52170.5万元,平均经营收入367.02万元;137家填报企业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1015.4万元,平均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52.27万元;137家填报企业上缴企业所得税金437.57万元,平均上缴企业所得税金36.25万元;平均利润额-8.32万元。
集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被调查企业中,一级资质8家,占5.84%;二级资质14家,占10.22%;三级资质103家,占75.18%;暂定资质的企业12家,占8.76%。同时,注册资金达到一级资质要求的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仅为9%,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以下的占57%。这表明,我市物业服务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多数企业无法取得规模效益,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整体抗风险能力差。